原标题:全运会舞台上的“江西速度”
——记第十五届全运会江西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队
11月20日晚,广东奥体中心迎来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的巅峰对决。由黄旭、黄邑、熊锋、叶林琰恒4名“05后”小将组成的江西队,展现了“江西速度”,以38秒64的成绩冲过终点,仅以0.04秒的微弱差距憾负湖北队,斩获一枚宝贵的银牌。这枚沉甸甸的奖牌,实现了江西田径在短跑接力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
冲过终点线的瞬间,叶林琰恒再也支撑不住,直接瘫倒在跑道上,大口喘着粗气。左腿传来的阵阵剧痛,提醒着他刚才已拼尽全力,汗水混合着些许遗憾,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可能是天气原因,有点冷,在跑的时候就拉了一下,但我不能减速,因为终点就在眼前。”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这名2006年出生的小将声音略带沙哑,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时间回溯到当日上午的预赛。江西队4名小将已初露锋芒。他们跑出38秒66的佳绩,以小组头名晋级决赛。“从预赛到决赛,整体完成都比较好。”黄旭赛后回忆道。
当晚的决赛注定载入江西体育史册。发令枪响,面对包括男子百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在内的强劲对手,江西队第一棒黄旭如离弦之箭,毫不怯场。“能和苏炳添老师同跑第一棒,感觉特别荣幸,他一直是我们追随的榜样。”黄旭坦言。
一二棒交接,接力棒在黄旭与黄邑兄弟间丝滑传递,江西队稳稳咬住领先集团。但在二三棒交接时,出现了一丝波折。“我给熊锋交接时有点赶不上,叫他减速了,那里可能慢了0.05秒。”黄邑略带遗憾。但曾主攻200米的熊锋迅速调整,凭借优秀的弯道技术稳住阵脚,将接力棒顺利传给第四棒叶林琰恒。
接过接力棒,叶林琰恒如脱缰野马般狂奔,一度领先。然而在全力冲刺的关键时刻,他的左腿突然拉伤。“当时疼得钻心,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辜负队友,必须冲到底!”他咬紧牙关,没有丝毫减速,最终与湖北队几乎齐头并进冲过终点。湖北队以38秒60夺冠,江西队以38秒64屈居亚军。
“我对队伍是有愧疚的,我的受伤导致失去了队友创造的优势。”叶林琰恒话语中带着自责,但更多的是感恩,“我们团队非常融洽,能拿到第二名已经非常开心,这已是意料之外。我们还年轻,下届全运会力争冠军!”
事实上,这支创造历史的队伍早已崭露头角。黄旭与黄邑是来自湖口县的双胞胎兄弟,自幼便展现短跑天赋:弟弟黄邑曾创下省运会百米纪录;哥哥黄旭同样屡创佳绩。第三棒熊锋弯道技术出众,第四棒铅山县小将叶林琰恒后程实力突出。在今年8月举办的全国田径接力锦标赛上,他们就以38秒54的成绩斩获银牌,刷新全省纪录,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短跑接力的最佳战绩。
历史性突破的背后,离不开教练周伟的悉心栽培。这名曾创造并保持男子百米全国纪录13年之久的赣州籍名将,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结,接过了培养江西接力队的重任。“为江西和老家做事,是我的梦想。”周伟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今年以来,他带领队员们在北京集训,精准挖掘每名队员的潜力。“我接手后发现他们潜力很大,把每个人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就是完美的组合。”周伟透露,队伍的全运会目标曾一步步升级——从出线,到前八,再到前三,最后争冠。对于38秒64的成绩,他给予高度肯定:“这个成绩在以往基本是冠军水平,小伙子们真的很拼。”
展望未来,周伟充满信心。队员平均年龄20岁,4年后正值运动黄金期。“想要项目长期发展,我们还得培养更多优秀后备人才,做好梯队建设。”他预言,江西接力队未来必将成为一支极具竞争力的队伍,终将站上最高领奖台。
“这次全运会备战只用了4个月,是周伟老师把我们培养起来的。”叶林琰恒的话语满怀感激。从预赛到决赛,这支年轻的江西接力队用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足以创造奇迹。
夜幕下的广东奥体中心,奖牌的光芒映照着4名小将年轻的脸庞。0.04秒的遗憾,终将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正如叶林琰恒所说:“我们总体的目标就是一直突破自己。”这个刮起青春风暴的赣鄱飞人组合,未来可期。江西田径百米接力的新篇章,刚刚开启。记者 李 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