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11/16 09:51:45
来源:江西日报

让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力迸发

字体:

  图为袁志勇博士正在进行电瓷材料扫描检测。

  11月10日,冬雨淅沥。位于芦溪工业园的中国电瓷大厦内,技术流涌动。穿上白色工作服,袁志勇径直走进扫描电镜室。坐定之后,他打开电脑,连接扫描电镜,把一块电瓷材料插入槽孔,“咔嗒”一声,电脑上便显示出这块材料的微观结构。经反复扫描检测,他得出结论:“致密性良好,材料合格。”

  身为芦溪高压电瓷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袁志勇是全县电瓷电气行业公认的技术大咖。这名在萍乡土生土长的80后青年才俊,2016年毅然决然选择回归故里,致力用科技报效家乡。

  “芦溪电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下功夫突破电瓷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袁志勇表示。正是在以他为首的团队努力下,该县依托新技术、新装备,加快推动电瓷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一种圆柱头悬式瓷绝缘子坯体旋压成型法”“一种瓷土全自动淘洗分选方法及系统”……荣誉墙上,袁志勇领衔的多项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并在生产线上实现成果转化。“芦溪树立了打造世界电瓷之都的远大目标,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袁志勇说。

  江西百新电瓷电气有限公司是芦溪电瓷电气产业中的领军企业,其生产的高压避雷器一直是全省的单项冠军,被视为全公司的“顶梁柱”,年产值达1.5亿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主管这条避雷器生产线的小姑娘郑庆琳今年才23岁。她21岁从萍乡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踏入百新,凭借出色的综合素养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科创先锋之一。

  “注意硫化效果,不合格的一定要剔除。”记者见到郑庆琳时,她正在巡查工位抽检产品。生产线上,一只只经过硫化的避雷器半成品摆放在操作平台上,摸起来有点烫手。郑庆琳顺手拿起一根避雷器,详细地向记者介绍:“硫化效果关系到产品性能,马虎不得。质量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不能有一丝闪失。”

  在百新这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的芦溪电瓷电气头部企业中,像郑庆琳一样的年轻技术骨干已超过30人,为科技兴企提供了新鲜血液。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光远介绍,为了让这些青年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好,企业在县里的人才政策基础上实行加码,投入真金白银提升企业的人才吸引力。

  企业爱才、惜才是自然,政府尊才、重才是必然。记者了解到,芦溪县以“建平台、聚人才、优服务”为核心,搭建创新创业“高架桥”,全方位赋能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近年来,该县以芦溪工业园区青年人才党支部为牵引,联动萍乡学院等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带领企业进校园、进人才市场开辟引才通道,目前已引才60余名,聚焦青年、高学历群体搭建人才库,园区45岁以下青年工人达5641人,占比47%。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我们将锚定目标,脚踏实地、心无旁骛,把平台做强、把政策给足、把人才用好,让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充分迸发,让电瓷产业的集聚力更加彰显。”芦溪工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刘启红 文/图)

【纠错】 【责任编辑: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