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11/09 09:58:10
来源:新华网

链上合作 集群共赢 江西崇仁输变电产业跃向新高地

字体:

  从十八把榔头敲出变压器,到智能生产线在5G指令下精准运作;从单一产品“单打独斗”,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森林式”生态……江西崇仁,这个曾经的赣中小县,正以创新为魂、集聚为势,书写着中国输变电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样本。

  11月8日,“深化合作·‘链’赢未来——2025江西·崇仁输变电产业供需对接会”举行,240余名行业代表齐聚,共谋产业链协同发展。现场签署的7项协议,涵盖技术合作、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彰显了“变电之都”日益强劲的产业活力。

  深化合作·“链”赢未来——2025江西·崇仁输变电产业供需对接会现场。 新华网发

  从“榔头叮当”到“智造交响”

  1968年,崇仁县手工业合作联社的工人们用榔头手工敲出第一台10kV油浸变压器,那“叮当”声敲响了产业萌芽的前奏。半个多世纪后,在江西伊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榔头声已被激光切割机的蜂鸣取代。企业引入国内输变电行业首创的智能环网柜环保壳体自动化柔性生产线,使生产运营成本降低35%。

  变迁背后,是创新投入的持续加码。据悉,崇仁县设立有规模1亿元且每年递增20%的输变电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精准投向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关键环节。

  对接会上,崇仁县副县长黄瑛介绍,目前全县已建成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协同发力,累计培育74个省级优秀新产品、5个“赣出精品”。科技创新,正成为驱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核心引擎。

  在江西伊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臂正在进行作业。 新华网发

  从“单打冠军”到“生态集群”

  崇仁输变电产业以“单打冠军”著称,如今更是沿着“产业链鱼骨图”精准发力,延链补链强链。今年以来,当地引进电线电缆、铜铝复合新材料等多个关键项目,推动新材料与输变电产业深度融合。江西亿昌变电物资仓储公司打造的“零部件超市”,确保了标准件和零配件本地配送。

  “过去采购部件需跨省奔波,现在园区内就能完成配套,采购周期缩短一半,采购成本也降低了10%。”江西伊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美园深有感触。

  138家企业、2000多种产品规格、全县规上输变电企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在这里,变电小镇、科创中心、智慧物流等载体如齿轮般紧密咬合,江西变电设备研究院、钠离子电池中试平台等研发载体持续输出创新成果;一个覆盖上游供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体系已然成型,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跃升。

  签约仪式现场。 新华网发

  从“政策赋能”到“内外并举”

  对接会上,“营商环境”“内外并举”成为高频词。崇仁县适时调整出台了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输变电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构筑亲商安商新格局。

  市场拓展方面,崇仁坚持“内外并举”。一方面,以卢格电气建立13个海外仓推动产品出口为蓝本,鼓励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引导企业深耕国内市场。目前已有20家企业进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央企准入名单,12个产品品类进入其招标目录。

  江西崇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航拍图。 新华网发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深知,唯有开放合作,方能赢得未来。”崇仁县委书记吴淑琴表示。从赣东一隅的县办工厂,到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崇仁输变电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证着创新驱动与开放合作的磅礴力量。面向未来,这座“智”造之城正向着更广阔的舞台进发。(王中庆)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