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省水利厅联合举行“十四五”水安全保障成效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传彬作主题发布并答记者问,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立群,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杨永生,建设管理处处长向爱农,水资源处处长田承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徐承主持。
罗传彬介绍,“十四五”以来,截至目前,全省共落实水利投资27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总投资近3000亿元,约为“十三五”时期的2.6倍。省级“十四五”规划11项指标将如期完成,其中6项指标已超额完成。
罗传彬指出,“十四五”期间,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成功抵御多场超历史纪录洪水以及2024年鄱阳湖历史第七高洪水,实现各类水库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无一人死亡、无重要基础设施受冲击,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全力守护赣鄱安澜、百姓安居。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应对2022年鄱阳湖流域历史极值干旱,有力保障粮食丰收和供水安全。建成四方井、花桥等一批水资源配置节点工程。基本完成赣抚平原、潦河、袁惠渠等5座大型灌区“十四五”现代化改造,新开工大坳、梅江等4座新建大型灌区,新增耕地灌溉面积245万亩。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入实施“千厂树标 万厂整治”专项行动,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1%,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80.2%。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成效显著。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初步发挥效益。开展了8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和4个幸福河湖国家试点建设,宜水、北潦河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97.03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26条,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6.51%,赣州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5个试点市县之一。绿色小水电站建设、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水利改革管理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连续7年荣获“优秀”。累计完成水权交易557宗,交易水量2.0亿立方米,位居长江流域前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前2年完成。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切实保障水利建设资金需求。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有效提升,完成全国第二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发放“节水贷”32亿元。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入选水利部“十大样板”名单,数字孪生乐安河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全面完成。列入国家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区域和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小型水库全面推行专业化管护模式,1619公里堤防参与投保。
罗传彬强调,下一步,全省水利部门将持续发力,全面实现既定目标,圆满完成各项重点任务,以冲刺决胜之姿交出“十四五”满意答卷,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在记者提问环节,记者们围绕水利部门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资金渠道、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与改革、灌区建设改造和管理的经验做法及“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谋划方面踊跃提问。发布人用具体事例、细致举措和详实数据,一一回应。(万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