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亩茶园生态溢价到千年梯田低碳焕发生机,从农业文化遗产创新保护到工业企业绿色升级,赣州银行近三年累计支持各类绿色企业超千户、投放绿色信贷资金数百亿元、绿色信贷余额年均近35%增速的成绩单背后,是金融“活水”润泽绿色发展的一场场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份份创新样本。
在赣南上犹县笔架山,万亩生态茶园借助赣州银行2亿元VEP融资正在微风中焕发新生。在项目规划期,面对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的痛点,赣州银行在人民银行、地方政府部门等单位指导下联动开创“五步工作法”,以“融资+融智”赋能项目建设,从制度框架、核算办法、操作指引等方面搭建起完整的“生态价值转换体系”。预计园区可实现年产值达4500万元,带动村民户均增收1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57万元,形成“生态价值产出反哺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在崇义上堡梯田的沃土上,一层层稻浪随风摆动。在980万元“碳转贷”绿色普惠贷款的支持下,崇义上堡梯田开启了点点滴滴的绿色蜕变。今年以来,赣州银行发布《赣州银行支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融资指引》,创新“赣银碳转贷”——“减碳—利率”动态挂钩机制,将贷款利率等系列金融服务优惠与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环境指标动态绑定。项目实施后,这片千年梯田在种植期化肥使用量下降50%,绿肥种植扩至3000亩,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427吨,水稻种植碳排放强度下降25.47%。

工业是绿色革命的重点,更是金融资源“发光发热”的关键领域。赣州银行紧抓重点,通过构建“降碳+金融服务”驱动模式,将工业企业的取水权、碳排放权等权益纳入增信措施范畴,配套赣银数贷等“融资+融智”服务为企业定制降碳、减碳方案,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跨越。在某造纸企业生产车间,以近3000吨碳排放配额质押发放的971万元贷款,助力企业开展锅炉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智能化等综合性技术改造。实施技改后,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000吨,较原生产模式降碳率达18%,同步推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至0.3吨标煤/吨纸,优于国家标准20%。截至7月末,该行支持各类重点碳减排项目达8个、投放碳减排贷款超10亿元,实现减排当量超23万吨。(张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