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8/07 16:46:24
来源:新华网

武大公益支教“点亮”江西乡村孩童假期生活

字体:

  正值暑假,武汉大学“春晖助学·童真映夏”支教队30余名成员来到江西安义、吉安等地支教,在青山绿水间为近300名乡村孩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陪伴他们度过一段不一样的假期生活。

  7月21日,支教队14名成员走进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开启了为期21天的支教之旅。这场跨越300多公里的教育接力已持续多年。所不同的是,参与活动的乡村孩童从第一年的50名增加到了今年的逾百名。与此同时,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也迎来了20名支教老师,他们将在这里与来自周边乡村的近200名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三个多星期。

  支教队员们来自多个学科专业,支教期间,他们发挥所长,搭建了“基础教学+社团拓展”两大教学体系,采用知识讲解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手工制作、角色扮演、小组竞赛、情景模拟等“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颇受孩子们的欢迎。

  支教老师在上手工课。

  天文启蒙课程课堂。

  学生在志愿树上写上心愿。

  手工课堂。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来农村支教,成长受益的不止是孩子。从初到农村的适应到与学生们建立深厚感情,从教学实践中的迎接挑战到个人成长的收获,支教时光也成了支教队员们珍贵的“青春之歌”。他们用日志、影像记录下支教日常:课堂上,他们用武大珞珈山的故事引导学生绘制“我的大学”;课间,他们带着孩子们跳自创的 “樱花韵律操”;家访时,他们为孩子们送上印有武大校训的励志卡片……一位支教队员说:“当孩子们的眼睛里亮起希望的光,我们便看到了教育的意义。”

  学生自制手工作品。

  负责多年对接武大支教团工作的安义县石鼻镇党委副书记陈浩乐感慨,在这场教育接力中,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些悄然发生的改变。这里不仅镌刻着武大学子年复一年的青春印记,更见证着教育如何悄然改变生命的轨迹。那个曾经内向甚至一句话都不愿意说的小女孩,如今能自信地举手回答问题;那个沉迷游戏的小男孩,会下课后和老师说“我也想上武大,像你们一样来教小朋友”……

  支教老师给学生发放武大文创产品。

  支教期间,武汉大学江西校友会春晖公益中心主任彭剑飞一行赴两地慰问支教团成员,并给孩子们送去了武大文创产品和体育器材。成立于2022年的武大江西校友会春晖公益中心,已累计向江西农村小学捐建了“武大图书馆”,捐赠图书21000册、文体用品4800余件。(陈子玉 望舒婷 毛艺婷)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