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西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肩负“试验田”使命,抢抓政策调整“窗口期”,不等不靠,以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制改革破局,不仅为自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根基,更探索出可复制的招商新路径,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通过整合专业力量破解“内卷化”、以基金撬动赋能企业成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赣江新区正加速形成招商引资“强磁场”。
机制重塑
以协同效能聚招商合力
6月,江西首个全链路微短剧产业基地正式落户赣江新区万创科技城。这个项目填补了微短剧产业关键环节的空白,凭借“龙头”带“链条”的效应,吸引微短剧企业纷至沓来。
固守旧办法,难以谋求新发展,改革是唯一出路。赣江新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大胆探索招商理念与机制体制创新,重点破解招商引资工作方法不优、机制不顺、专业程度不高等问题。
厘清每一条产业链的“藤蔓”,顺着“藤”才能摸到“好瓜”“大瓜”。赣江新区紧盯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关键链条短板和缺失环节,系统梳理产业布局、技术路线、龙头企业及配套需求,精心编制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招引能够补链、延链、强链的优质项目。
为破解传统招商中“资源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赣江新区理顺招商决策流程,出台项目招引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健全“1+1+N”招商政策体系,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协同、扁平高效的工作体系,凝聚起全区“一盘棋”的招商合力。
如何提高招商的专业化程度?赣江新区创新性地统筹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管理处、平台公司等专业招商力量,组建了10个招商工作组,一支支懂产业的招商精干力量投身招商一线。
“过去招商‘盲目出击’,现在招商‘精准对接’;过去拼‘优惠’,现在拼‘服务’;过去是‘单兵作战’,现在是‘协同冲锋’。”赣江新区开放发展局副局长张荣鑫的话,道出了改革的核心逻辑。一系列改革举措相互衔接、彼此耦合,推动赣江新区招商引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今年以来,不仅吸引了时刻互动、百度智能云、红果短剧、番茄小说等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新星”抢滩落户,还导入创盈大健康、安图生物等行业“领跑者”,产业集群的“葡萄串效应”不断显现。
模式革新
用基金杠杆撬发展动能
眼下,在中医药科创城,清芝康一类新药“清咽利喉胶囊”项目已顺利完成三期临床,有望实现江西省一类中药创新药注册零的突破。
该项目的成功推进,背后是赣江新区产业招引“四两拨千斤”的新打法——围绕优势产业基础精耕细作,借助资本驱动“攻城拔寨”。
为丰富产业招商“工具箱”,赣江新区抢先布局。联合江西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成立百亿产业引导基金,成为江西首个落地备案、首个落地子基金的地区引导基金。
此后,赣江新区基金矩阵加速扩张:参与组建规模50亿元的未来产业引导母基金和20亿元的江西首只科创基金,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高质量产业引导母基金,组建上和医药基金、博启趣道基金、国晨基金等产业专项子基金。一个“政府引导基金领跑、知名投资机构管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总规模超200亿元的“基金丛林”体系已然成形。
基金如何精准助力招商?新区强化“投行”思维,打出“招投联动”“投孵结合”“先投后股”组合拳,协同“股、债、链”多样化金融工具,既抓“大而强”也抓“小而美”,既撬动重大项目招引,也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利于产业生态构建的中小微企业深入挖潜。
“对不同阶段的项目,我们给不同的‘资金配方’,投资涵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IPO和成熟期等企业全生命周期。”赣江招商发展集团董事长孙志云介绍。
新“打法”环环相扣,激发改革红利加快积累。在基金矩阵的强势推动下,创盈大健康、软通动力、阜博集团、美东汇成等一批优质项目快速落地,驱动赣江新区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赛道加速奔跑。
方向重构
靠未来产业拓发展新局
改革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未来。以前瞻的眼光,大力招引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行业颠覆性强的未来产业,锻造产业新竞争力,这是赣江新区招商机制体制改革的站位所在、格局所在。
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集新区招商引资力量和省投资集团本部及下属企业产业研究、产业投资专业力量于一体的赣江新区(江投集团)未来产业研究院揭牌。这支“超级战队”肩负重任——为赣江新区竞逐未来产业提供“产业智库”服务。
赣江新区正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紧跟科技创新新动向,着力挖掘和培育有独门绝技和重大科研成果的企业落户,全力打造江西未来产业先导区。
瞄准脑机接口细分赛道,赣江新区研究出台脑机接口产业专项政策,加快推动脑虎科技脑机接口“超级工厂”项目落地,引进无创脑机接口研究院项目及康养中心项目,全力对接招引脑机接口上下游科研机构和配套企业,推动江西在该领域从“跟跑”迈向“并跑”。
瞄准医用同位素细分赛道,推进纽瑞特医用同位素及药物产业化项目、深圳市中核海得威合作项目,持续深化与东华理工、南大一附院、赣江中药创新中心的产学研合作。
瞄准工业软件细分赛道,一脉阳光医疗影像行业大模型数据标注基地建设紧锣密鼓,海克斯康与江铜、中泰与西门子强强联合,智慧矿业软件创新中心建成运转。
在赣港未来产业园,以生命健康为核心,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未来产业“一体两翼”的空间格局初具雏形。
引来的是新项目、新产业,更是发展的新突破。今年到目前为止,赣江新区引进招商项目同比增长20%,协议投资总额同比增长36.4%。
从机制重塑到模式创新,从当下突破到未来布局,赣江新区的招商改革不仅激活了自身发展的“一池春水”,也为江西破解“招商内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生动样本。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这片改革热土必将孕育更多新增长点,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写下更精彩的注脚。(记者 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