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承与创新并举 客家文化绽放新光彩
赣县区持续打响“客家摇篮”品牌

赣县区白鹭古村航拍图 谢道坤摄
今年6月,51批香港旅游团共2000多名游客来到赣州市赣县区感受厚重的客家文化;白鹭古村青砖黛瓦间飘来东河戏悠扬的唱腔;客家文化城的非遗工坊里,打黄元米果的“咚咚”声与直播带货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端午歌会、客家舞龙争霸赛、六月六晒谱大会等持续举办,做旺景区人气……这是赣县区文旅融合的生动图景。
千年古韵,客家摇篮。赣县始设于汉高祖六年,2016年改设为赣州市赣县区,作为客家先民南迁首站,这里孕育了众多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近年来,赣县区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客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以客家文化为纽带推动文旅经济协同发展,激活文旅商贸消费市场一池春水,以创新思维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打响“客家摇篮”品牌,让沉睡千年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文化解码:
从“养在深闺”到“破壁出圈”
5月7日,江西客家博物院族谱馆迎来首批境外文化交流团队——新加坡客属黄氏公会谒祖团,双方围绕客家文化根脉与族谱文化展开交流。
“让沉睡的家族记忆焕发新生,让族谱走出库房,走进人心。”江西客家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让游客实现从纸页书香到血脉共振的升华,让客家文化从“养在深闺”到“破壁出圈”,博物院已成为全世界客家人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
这样的文化寻根活动,源于赣县区深厚的文化积淀。2004年,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在赣县举办,确立了赣县“客家摇篮”的文化定位。
近年来,赣县区持续深挖客家文化内涵,精心开展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节、赣南客家文旅消费季等系列活动,搭建客家圆围“文化讲堂”,做优“周末剧场”,打造客家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常态化举办文昌阁书画、收藏品等展览,推动赣州市收藏协会总部、交易市场正式落户,打造全市文化艺术新地标,梅林古镇获评首批市级特色商业街区,客家文化城“周末剧场”火爆出圈。
“我们不再是静态展示,而是让文化火起来。”赣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三届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节,以“文化为魂”打造赏樱新体验,深度融入客家文化基因,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同比增长150%。这个全市唯一常态化举办的市级文旅节庆活动,已成为江西的文化会客厅。
2025年,赣县区第三届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节暨樱花观赏周系列活动期间,赣县区接待市民游客超50万人次,客家文化城高峰期单日游客突破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产业赋能:
从“单点盆景”到“全域风景”
今年,赣县区文旅招商项目——全季酒店项目投入运营,节假日期间,客房爆满,一房难求。该项目是赣县区“文旅招商攻坚年”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赣县区创新招商模式,采取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的方式,先后前往东莞、佛山、广州、上海等地招商考察,引进深圳数字创意企业打造客家元宇宙项目,12家文创企业陆续入驻。目前,赣县区有客家文化城、白鹭客家印象旅游区、湖江蜜月岛景区、清溪九井十八厅、祥云湖景区等景区景点。
2022年,赣县区印发《赣县区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设立专项奖励,企业开发研学线路最高可获30万元补贴,为推进赣县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目前,赣县区已兑现奖补资金95万元,惠及11家企业。
2024年,赣县区开展外出文旅招商10次,对接洽谈企业36家,接待客商49批次。
薪火相传:
从“博物馆式保护”到“青春化表达”
在东河戏传承基地,00后学员小林正在排练新编戏曲《牡丹对药》。传统唱腔搭配电子乐伴奏,这段创新表演在新媒体平台播放量一夜破50万次。“老祖宗的戏本得加‘弹幕’!”东河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马玉兰笑着说。目前,由她编撰的东河戏韵律操已在赣县区28所中小学推广。
这样的破圈实践已成为常态。近年来,赣县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着力构建“传习所+校园+商圈”传承网络,加大对文旅节会活动谋划力度,营造“季季有节会、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演出”的氛围,不断刷新客家文化曝光量。
在赣县区客家文化城举行“周末剧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2000余场。
文昌阁每周举办书画笔会活动,通过书画名家现场创作示范,形成“老中青”三代共学的创作场域,构建“创作—品鉴—传播”的文化生态链,推动赣县区文旅融合发展。
…………
于2010年设立的江西客家博物院,是江西省首家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院,也是一座客家人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被称为客家文化“大观园”。
江西客家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院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示方式,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开展馆际交流、馆校合作等活动,将客家文化送进校园、社区和企业;在博物院举行集体婚礼,以客家习俗传承中式浪漫,激发更多人对客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让客家文化焕发青春动力。
近年来,赣县区正推进投资3.6亿元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勾勒“一城两带三区”发展蓝图:客家文化城将升级全息投影祭祖大典;非遗体验带串联夏浒古村等9个活态传承点;数字文创区开发客家文化数字藏品。
每个游客都应是文化火种。赣县区将继续以文化软实力锻造发展硬支撑,让千年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邓芳荣 尹才霞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