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赣超战罢第二轮。各队经过第一轮牛刀小试之后,对比赛氛围逐渐适应,无论是赛前训练的针对性,还是排兵布阵、现场技战术安排,都有了明显提升。虽然本轮打出了四场平局,但球迷直观的感受是,比赛渐入佳境,越来越好看了。
第一轮客场0∶1小负新余队的吉安队,回到主场迎战萍乡队,现场吸引了8678人观赛。两队火力全开,每一次争夺都火花四溅。开场4分20秒,吉安队39号球员刘祥以一记任意球直接破门,这不仅是吉安队征战赣超以来的首粒进球,更创下了赣超最快进球纪录。
连续两轮客场作战的萍乡队(上轮1∶3负于赣州队)表现出顽强的韧性,在上半场凭借两个定位球2∶1反超主队。下半场,两队斗志更盛,拼抢愈发白热化。吉安队球员刘祥在第87分钟时,再次打入精彩任意球,比分定格在2∶2。这场比赛共打进4个球,全部来自定位球;另外首次出现一名球员梅开二度,球星光芒初现地平线。
这是赣超第二轮最滚烫的注脚:草根英雄在尘埃中绽放。刘祥,一名白天或许在教室板书、夜晚却化身“任意球艺术家”的中学教师,用双脚书写了比剧本更跌宕的传奇。从第四分钟弧线球破门,到终场前复制绝平,他背负着整座城市的期待。
虽然平淡是人生的常态,但总有人追求用热血点燃岁月。
在新余市体育中心,经过90分钟鏖战,新余“仙女”与来访的抚州“才子”惺惺相惜,送上情投意合的0∶0。
更动人的是绿茵场之外的故事。零进球的夜晚却催生了最壮观的星河——上万部手机灯光在场馆摇曳,球迷离场后涌向街头夜市,炒螺蛳的香气混合着啤酒泡沫升腾。钢城烟火气,亦抚凡人心。“带孩子来看球,就是想让他记住家乡的热血鼓点和家常味道。”球迷喊哑的嗓音里,藏着比胜负更珍贵的传承。
“忆得赣南道,春来必有情。”果然赣州队1∶1“礼送”宜春队;有样学样的景德镇和上饶队也打出1∶1“哥俩好”。
而九江队在八一体育场反客为主,以3∶2力克南昌队。精彩与氛围彻底爆表,无论是场上还是线上。
对于九江而言,这座城市的绿茵故事早已跨越百年。从清末教会学校的操场足球,到民国初年横扫华中赛场,再到20世纪70年代叱咤江西足坛,直至九江联盛足球队多年征战职业联赛,荣耀与热血一直在时间的缝隙里风云激荡。
这就是足球,谁能不爱?
这些来自厨房、讲台、出租车方向盘前的身影,让足球回归最本真的纯粹——没有天价转会费,只有滚烫的热爱;没有巨星光环,只有父老乡亲的呐喊。
终场哨响,镜头闪回里,有南昌球员跪地掩面,有吉安少年们将刘祥抛向天空。看台上,有人笑泪交加,有人击掌相庆……输赢之外,足球教会我们如何顽强地战斗,如何体面地拥抱,如何平凡而有尊严地生活。当夜市灯火渐熄,当球衣汗渍已干,这个星球听见了血脉深处的轰鸣:万人同频的心跳,就是赣鄱大地最澎湃的脉动。(吴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