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7/18 10:07:27
来源: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江西电建:百吨风机“闯”阳春“十八弯”

字体:

  阳江阳春润龙风电场项目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八甲大山间,道路曲折蜿蜒,陡峭坎坷。30台单机容量6.7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被错落分布在山脊之间。

  这些风机组件单个机舱宽4.95米,叶片长达108米,塔筒直径5.3米,最大设备质量超130吨。如何将风气组件运输到点位成为摆在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眼前的首要难题。

  沿着崎岖道路,首批运输车辆已行驶了十几公里的连续上坡路段。如果长时间的大负荷牵引极易导致车辆部件过热,温度过高导致车辆故障,不仅会延误工期,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所有车辆必须停车1小时!”江西电建公司物流仓储公司副总经理连文昌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作出果断决策。接到指令后,团队迅速在坡道关键位置增设停车平台,让车辆熄火停靠冷却,待温度恢复正常后再启动。

  解决完长坡运输的难题,新的挑战又来了。

  连续半个月的降雨,让存放设备的堆场道路泥泞不堪,一辆载着百吨塔筒的特种运输车刚驶出堆场,沉重的驱动桥就深陷泥潭纹丝不动,彻底被困住。

  在掌握情况后,团队迅速展开救援。“水平牵引力不够,必须借助吊车的垂直起吊力来克服泥浆的吸附!”青年突击队队长童威冷静分析后提出关键建议。方案确定后,一台重型吊车很快抵达现场。特制的吊具稳稳钩住车板的关键受力部位,与装载机同时发力,终于运输车“拔”了出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方即将到达最艰难的下坡急弯路段,大家打起精神!”童威在对讲机中提高音量提醒着团队。

  这是一段长约300米、转弯半径36米的“几字型”连续下坡路段。为确保万无一失,团队已提前将路面凹凸不平处进行铣刨重铺,在下坡末端使用高强度防滑水泥硬化路面,防止车辆打滑。

  “前方路段无障碍,左右侧车距安全,叶片角度调整到20°,可顺利通过。”通过精确引导和精心配合,团队使得运输车安全通过急弯。

  除了在路线上保障行驶安全,团队针对叶片本身的保护也同样周密。每片叶尖都包裹着特制的“防护套装”:内层是柔软的棉被,中层是定制的PVC夹板,外层则覆盖着220千伏绝缘防护罩。并且,当叶片低于预设高度时,车辆装载的限位报警器会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执行断油保护。这套“双保险”机制,确保叶片在颠簸山路中始终保持安全高度。

  “这108米的叶片,我们走了半个月,终于‘交卷’了!”2025年5月23日,在首套风机设备抵达机位点时,团队纷纷感叹道。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约4.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25万吨,兼具显著经济与生态效益,进一步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吴梓豪、周如意)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