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管理局叶家厂保护站护林员,正在察看科研人员培育的兰花。

3月18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管理局叶家厂保护站负责人郭洪兴,正在测量一棵红豆杉的冠幅。

巍巍武夷山脉绵亘千里,群峰耸立,主峰黄岗山坐落在江西省铅山县与福建省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2160.8米。

3月19日,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宣教馆内,郭洪兴向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介绍动物标本。

3月19日,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师曾素萍(左二)向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科普茶叶生境及茶树特征。

南方铁杉是我国特有第三纪孑遗植物,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称。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内保存有全国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南方铁杉林,面积达1560公顷。

红外相机、无人机、资源管理系统等,为科研保留了更多本底数据。

3月18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管理局、福建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联合巡护,对山上村民进行防火宣传教育。

3月18日,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上红日喷薄而出,壮美如画。
春日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山花初绽,古树出芽。高大雄伟的桐木关扼赣闽咽喉,是游客打卡点和村民清明祭扫的途经点。3月18日一大早,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管理局叶家厂保护站负责人郭洪兴,将北斗定位设备、红外相机电池、干粮、防火宣传单等巡护必备品装进随身携带的背包,带领队员前往桐木关,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桐木保护站的同事会合,他们将进行联合巡护巡查及防火宣传工作。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和人文资源。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地处铅山县南部、武夷山脉北段的西北坡,总面积279平方公里,占武夷山国家公园总面积的21.8%。“3·21”国际森林日前夕,记者走进这处千峰云集、万物共生的山林大地,探寻这片绿水青山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的生动实践。
郭洪兴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学校毕业后便来到武夷山做起了“守山人”,今年是他陪伴大山的第15年。“日常巡护是基础,用脚底板丈量了大山无数次,现在做起科研监测心里就更有底了。”此前,他在黄岗山蹲守3个月进行黄腹角雉种群观测,这个项目最终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如今,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引入了智慧监测技术。“红外相机、无人机、资源管理系统等,为科研保留了更多本底数据;巡护人员也安装了巡护助手软件和北斗定位系统,防止发生意外。”郭洪兴说。截至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共记录各类生物物种5100种,其中高等植物2862种、脊椎动物638种、其他物种1600种。
“武夷山是红茶的发源地,早在明清时期,铅山河红茶就已出口欧洲……”3月19日,铅山县武夷山镇西坑村附近的茶山上,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师曾素萍向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科普茶叶生境及茶树特征。
武夷山国家公园拥有地球同纬度带中面积最大、最典型、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地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的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通过科普讲座、室内课堂、实地探访、户外鸟类及昆虫观察等多种方式,让公众充分了解武夷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共享国家公园建设生态红利。(记者 周 霖 吴文兵 王蕴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