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踏入江西绿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葡萄园基地,仿佛步入一个梦幻的葡萄王国。
一串串裹着蓝白“外衣”的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宛如璀璨的绿宝石,勾勒出一幅丰收在望的喜人图景。不久之后,这里将迎来热闹的采摘季。
葡萄产业在永修县的特色生态观光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永修县云山集团凤凰山享有“葡萄之乡”的美誉,葡萄收入在当地农业总收入中占比达18%。如今,这片葡萄园呈现出如此盛景,离不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科技小院的有力技术支持。
2021年3月,江西绿海现代农业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展开合作,开启科技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省级科技小院应运而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副教授张哲担任小院首席专家后,时常带领科研团队深入江西绿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葡萄园。
他们如同技艺精湛的“果业医生”,精准诊断葡萄种植中的问题,开出标准化管理的“良方”。这不仅让葡萄园焕发生机,还将先进技术辐射到周边50多家果业种植户的上万亩果园,大幅提升了果园管理质量和果品品质。
种植高品质的“阳光玫瑰”葡萄并非易事,精细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以及合理的肥水调控等技术缺一不可。科技小院刚成立时,基地负责人反映,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存在果型不匀称、果实上糖增香不足等问题。
张哲作为深耕果品研究的专家,立刻带领科研团队深入果园实地考察。他们发现,问题根源在于葡萄枝蔓管理不善和土壤施肥不当。
“有时,工人为图方便,将有机肥直接撒在土壤表面,导致肥料深度不够,根系上浮,影响了葡萄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功能,连‘阳光玫瑰’原本独特的香气都消失了。”张哲解释道。
针对这些问题,张哲及其科研团队综合施策,给出解决方案。他们推广实施了果园土壤综合肥力提升、水肥一体化管理、夏季修剪、疏穗膨果、冬季封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大力推行精细化、标准化种植,从关键技术着手,提高了葡萄的果品质量。
在张哲科技团队的悉心指导下,果农们进行施肥、修枝、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次年葡萄挂果,大棚葡萄园内的葡萄颗颗饱满、粒粒匀称。
江西绿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梅光明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小院落成后“阳光玫瑰”葡萄品质的显著提升。“张教授科研团队在果园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帮助我们建立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果农们也兴奋地表示:“现在种出的葡萄穗形规整,果实饱满、颜色鲜亮、果皮光滑,单粒果重估计能达到12克!”
经过四年的发展实践,江西绿海科技小院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科研团队驻地科研为特色,聚焦果品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咨询服务、果农培训、科普示范等一系列活动,打造了集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了“科研小院+区域示范基地+技术示范与推广”的推广模式。
特别是自2024年以来,科技小院在当地举办了多场科技培训,线上线下指导果农200余人次。他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帮助果农种出优质葡萄,实现增收致富,让小葡萄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建立一家科技小院,带动一个特色产业,辐射一片美丽乡村,带动一方农民致富,这正是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刘星海、梁声荣、曹国平、郑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