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7/16 16:51:19
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融媒体中心开展“千秆淬火,破晓之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字体:

  近日,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融媒体中心“千秆淬火,破晓之镰”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湖北武汉、湖南浏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团队深入武汉革命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秋收起义纪念广场、浏阳市档案馆、秋收起义纪念馆等多处红色基地,开展广泛的调研,勇担时代使命,赓续红色精神。

  为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实践队来到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纪念馆二楼那间20平方米的密室瞬间将队员们拉到1927年。泛黄的《“八七”会议记录》原件静静陈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如惊雷穿透岁月。

  随后,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实践队队员们踏入浏阳烈士陵园,园区内山环水绕、绿树成荫,队员们深深地注视着纪念碑上20万位革命先烈的名字,回忆烈士们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为牺牲的革命先烈们默哀。

  “您觉得秋收起义这段历史对年轻人有什么影响?”在秋收起义纪念馆,队员向拥有五年讲解经验的讲解员何珍问道。何珍谈道:“现如今红色文化教育深入人心,从课堂到实践,红色历史能够增强青少年的历史认知感,传承革命精神,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随后,实践队队员们穿上红马甲,成为秋收起义纪念馆的“临时守护者”,他们积极维护纪念馆安全秩序,进行现场问卷调研,对当地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还采访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秋收起义这段红色历史的现实意义,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汲取精神动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学会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为探寻新时代下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实践队深入博物馆与纪念馆,调研新媒体技术与艺术创作在红色文化的应用。实践队成员观察各类技术用于红色文化传播,从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雕像和生动的绘画作品中感悟先辈的英勇无畏,从可触化屏幕展现英烈事迹到3D动画还原历史场景探讨如何将新媒体、新技术、新形态的传播手段为红色文化注入新活力。

  在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实践队深入学习馆内的艺术创作形式,通过分析雕像的形态、绘画的笔触、实物作品的细节,队员们对秋收起义的理解更加深刻。并拟定将红色文化与非遗麦秆画相结合,精心设计系列文创产品,旨在让秋收起义的核心内涵通过艺术形式永续传承。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队以“秋收起义历史文化”为基石,通过调研、访谈和宣传等多元方式,深入探寻秋收起义的精神内核,以青年创新思维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使红色历史文化在新时代实践中绽放新彩,为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凝聚了青春力量。(赖微、刘荪琪、刘昌林、何嘉萍)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