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7/16 16:58:19
来源:大江新闻

瑞昌:产才融合助力县域经济“加速跑”

字体:

  近年来,江西省瑞昌市紧扣“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主线,创新开展“一产一策”“一市一品”行动,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走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路径。

  人才引领,点亮创新之光

  瑞昌光电信息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人才是核心驱动力。该市全面落实“九江人才20条”政策,制定《瑞昌市LED产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大力引进培育相关人才。截至目前,已引进培养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6人、市域拔尖和优秀基础人才35人。

  人才汇聚带来创新活力,众多人才在此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昕诺飞·凯耀集团、瑞昌中建材光电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共签约光电信息企业250余家,形成多个细分单元。灯带日产能近百万米,球泡日产能超300万只、占全国市场近三分之一,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申报省级产业集群,获批全省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为吸引留住人才,瑞昌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光电信息产业人才小镇,营造优良的人才生态环境。

  创新平台,汇聚核“芯”人才

  在核产业发展上,瑞昌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共建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这一产学研一体平台成为吸引核专业技术人才的强磁场。自2018年落地以来,依托科研优势,成功引进省“双千计划”人才1人、九江“双百双千”人才2人、九江“浔城英才”1人,2024年新引进省高层次C类人才1人,还柔性引进多位“周末工程师”“候鸟型人才”。

  今年,瑞昌将“引进培养一批核专业人才”纳入全市人才政策文件,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放交通补贴、技术津贴和创新奖励等。在人才支撑下,核产业发展迅速。2025年中国核学会分会工作会在瑞昌举行,集中签约7个项目,涵盖多个前沿领域。核研院探索“产业+科研+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与东华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举办“夏令营”,有1000余名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为核产业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

  体教融合,培育羽坛之星

  瑞昌以羽毛球为特色建设体育强市,拥有全省最大的县级体育场馆,江西唯一的中超羽毛球俱乐部落户于此,是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为推动羽毛球事业发展,瑞昌实施“一县一品”建设三年行动,出台专项政策,引进羽毛球国家青年队原总教练孙成华等顶尖人才。

  在人才选拔上,优化机制,通过校园普及推广和校内竞赛选拔苗子,依托瑞昌国际羽毛球学院联合学校定期选拔。体教融合方面,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羽毛球课程,鼓励组建校队、开展联赛,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同时,畅通体育后备人才升学通道。如今,瑞昌羽毛球人才辈出,竞技水平提升,瑞昌羽毛球学院队夺得2024-2025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冠军。瑞昌每年举办百场赛事,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了商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李寅华 周平栋 陈飞)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