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银龄守望”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新干县金川镇滨阳社区,以“行走的大思政课”为载体,开展了一场社区服务与理论实践融合活动。活动通过座谈交流、银龄帮扶等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感悟初心使命,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
座谈悟担当:基层一线铸就思政“大课堂”
实践队与社区干部就“青年如何扎根基层、服务民生”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度对话。社区书记以“网格化管理中的民生小事”为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社区工作在政策落实、矛盾调解以及民生保障方面所发挥的枢纽作用。实践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所学,围绕智慧社区建设、老年人数字鸿沟等话题与社区工作者进行了交流讨论,并纷纷表示:“基层工作是一本无字之书,既要读懂政策理论,更要立足民情民意。”
银龄传温情:数字赋能搭建“连心桥”
针对社区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难题,队员们化身“数字辅导员”,在社区内开设“家门口的智能手机课堂”。课堂内容贴切实用,包括“如何连接Wi-Fi”“视频通话教程”“线上挂号流程”“反诈APP安装”等小技能,助力老年人享受数字便利。队员们秉持耐心细致的态度,通过一对一指导、现场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20余名老人熟练掌握智能手机基础操作。72岁的社区居民王奶奶参与活动后激动地说:“孩子们教我用微信和孙子视频,以后想他就能随时看到,这课比什么都实在!”
实践育新人: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本次活动是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实践举措。学院依托“银龄守望”品牌项目,精心构建了“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价值引领”闭环育人模式。该模式将“思政课实践性”的重要论述切实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开展沉浸式基层调研与场景式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政策理论与民情民意。这种深度参与基层实践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使其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基本民生的紧密联系。带队教师曹乐指出:“从校园到社区,从课本到现实,同学们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理解,这正是思政课最为鲜活的教材。”
展望未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品牌。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通过实践锻炼锤炼过硬本领,砥砺高尚品格,积极为基层治理贡献青春力量。(万雯 林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