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7/08 10:52:05
来源:南昌日报

南昌县富山乡绘就“产城人”融合发展新图景

字体:

  原标题:以产促城 以城惠民

  南昌县富山乡绘就“产城人”融合发展新图景

  清晨七点,南昌县富山乡的金沙大道、迎富大道上、若冈村村道,成百上千的电动车大军前往各产业园区汇聚;暮色降临,这股浪潮又满载着归乡的期待,重回安置房小区与村庄。这每日上演的“潮汐现象”,正是富山乡产城融合的生动写照。

  富山乡北接南昌小蓝经开区,江铃汽车等企业在此落户,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上演着“以产促城”的生动实践。这种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的发展模式,推动产、城、人协同共生,不仅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亦是当地以产兴城、以城惠民的有力见证。

  扩充就业“蓄水池”

  “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人,日子过得踏实又满足!” 江铃李尔内饰座椅生产线班组长姚小华坦言道,这位有着12年厂龄的富山乡滩上村村民,每天下班骑车十几分钟就能到家,如今月入五六千元。像他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滩上村就有500余人。

  这份“家门口”的幸福感,得益于富山乡精心构筑的就业网络。2025年,富山乡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5+2就业之家”阵地,整合多部门资源,构建 “乡+村+组”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党员先锋队开展“送岗下乡流动招聘会”等活动,通过信息发布栏、求职机等硬件设施,以及人才招聘、政策咨询、职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架起求职者与小蓝工业园区的对接桥梁。工作人员深入园区摸排需求,今年已累计推荐超80个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岗位。

  一场场现场招聘推荐会上,企业设点揽才,求职者踊跃咨询,职业指导与政策答疑同步进行。江西环林集团一场推荐会,就吸引众多居民应聘。线上平台的推广,更让“企业招工精准、劳动者求职便利”成为现实。

  夜幕降临,三山村安置房和名坊雅苑夜市灯火璀璨、人潮熙攘。周边工厂员工、原住民和租客纷至沓来,特色美食摊位香气四溢,不仅丰富了居民和游客的夜间生活,更带动了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发展。不少村民通过经营摊位实现“家门口创业”,富山乡的烟火气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力。

  扩大民生“服务圈”

  企业留得住人,关键在于留得住生活。富山乡在推进产城融合过程中,同步提升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服务,让居民不仅能“近”享便利,更能“好”享品质。

  过去分散落后的居住条件和村落布局,限制了产业发展。如今,富山村安置房、名坊雅苑安置房和三山村安置房拔地而起,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完善的基础设施更让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同时为产业发展释放出宝贵的土地资源,吸引江铃30万辆整车项目等企业落户,实现了就业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教育医疗的提质增效更让民生温度可感可触。“幼儿园就在小区里,老师专业,我和老婆都很放心。”富山乡名坊雅苑安置房小区住户贾辉的安心,源于2021年3月开园的义丰小学附属第二幼儿园。这所为满足张坊村改造后激增就学需求而建的幼儿园,保安室、保健室等配套完善,智能接送系统守护安全,解了家长燃眉之急。

  就医的便利同样触手可及。“现在就医条件好多了!”富山村村民康兰花感受真切。富山卫生院通过引入订单定向毕业生、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缓解了村医不足与老化难题。与此同时,南昌县人民医院小蓝院区拔地而起,新增床位300张。这座建筑面积近2.75万平方米的新医院,显著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承载力。

  焕发乡村“新气象”

  “以前3米宽的泥路,现在变成5米宽的水泥路,会车都不费劲!”若冈村谭家自然村驻村副书记谭际龙站在焕然一新的村道上感慨道。自“两整治一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富山乡不仅打通若冈至罗家、康山至罗家等绕村路,更同步推进污水雨水分流、休闲广场兴建、菜地规范化整治。

  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成效显著,如今,洁白的菜地围墙与白墙黛瓦的民居相得益彰,绘就富山乡环境蝶变的新画卷。昌福铁路、沪昆高铁、南昌南外环高速构成的立体交通网,为产城融合提供着坚实的“血脉”支撑。

  暮色四合,晚归的务工者身影渐次融入万家灯火。从“泥泞小路” 到“康庄大道”,从“外出谋生”到“家门口致富”,富山乡的每处变化丈量着产城融合的民生温度,凝聚着百姓的幸福笑容,更见证着富山乡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的美好蓝图逐步变为现实。(肖周 实习生 林露)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