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小马拉大车”的基层治理困局?玉山县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引领,将作风建设深度融入城市“微治理”,出台《关于抓实党建引领城区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探索出一条“力量集聚、机制创新、网格赋能”的治理新路,让治理效能在一线释放温度与实效。
力量沉下去问题面对面
告别社区“单兵作战”,玉山坚持开门教育,建立“县级领导挂点+县直部门‘1+N’联建”机制。30余名县领导带领90余家单位结对全县28个村(社区),资源力量直抵一线。每月20日的“社区工作日”成为硬核制度——挂点领导率队深入小区现场倾听群众诉求,分析研判解决难题。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落地有声。30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化身网格“哨点”,线上报到后担任社情民意“收集员”、矛盾“调解员”。玉山县冰溪街道七里街社区党员代表何丽华主动发挥法律专长,积极参与邻里纠纷调解,有效促进了小区和谐。
像何丽华这样的党员,并非仅仅“报个名挂个号”,而是通过社区微信群等渠道与网格员、其他党员实时联动,将问题反映在一线、解决在萌芽。他们真正“沉淀”在网格中,用踏实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认可,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器”。
注重解难题,服务零距离
“现在下楼就能办事,网格员天天在站里,比跑社区方便多了!”冰溪街道许家社区居民的感慨,源于玉山推动“多网合一”,整合党建、城管等网格,在小区设立党群服务站,网格员每日下午驻站值班,提供帮办代办、矛盾调解等贴心服务,许家社区自3月份以来,累计解决了安全隐患,民生诉求156件。
冰溪街道端明社区6月份推动建设的6处电动车充电棚,正是党群连心、领导挂点、部门协同落地的生动体现,目前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同时,该县通过网格党支部与业委会“双向进入”,在多个小区成立党支部,党员骨干带头破解物业收费难、服务差等顽疾,托起了居民“安居梦”。
严防走过场,实效见真章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玉山县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推动党员干部一线解决问题,让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挂点社区县领导收集问题后需提交“问题解决清单”,坚持一问到底;联建单位值周聚焦政策宣传等“硬任务”,“不搞形式、不增负担”;网格党建考核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摒弃“重痕迹轻实效”。清林花园网格员陈田娟感受深切:“以前疲于应付报表检查,现在能沉下心走街串巷办实事。”许家社区报表填报负担减轻、七里街社区会议精简直接抓落实,正是作风转变的缩影。
从“社区工作日”的常态化问需,到网格里党员“亮旗”服务,再到网格员的贴心守护,玉山县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作风,以党建引领强根基,推动城市治理从“粗放”向“精细”蝶变,让共治共享的暖流浸润百姓心田,书写更有质感的幸福答卷。(吴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