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南昌大学星火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湖北民族大学恩施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由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资助的公益科普活动,为恩施市小渡船中学初中生带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物理启蒙实验秀,让同学们在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的同时,传递了勇于创新、永不言弃的科学精神。
活动伊始,湖北民族大学恩施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马大柱教授对南昌大学星火科普志愿服务队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此次“星火科普”服务队跨省来湖北开展活动,是两地科普合作的一次重要实践与难得机遇。
在热烈的掌声中,南昌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高级实验师洪文钦联同张萌博士和刘潇威科普队员为在场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物理实验秀”,活动摒弃了传统意义上“高大上”的专业实验设备,将“气球、渔网、木头、风扇、矿泉水瓶……”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科普道具搬上讲台,在科普老师深入浅出且幽默风趣的讲解中,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物理现象。
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实验都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台体验。每当实验取得成功时,现场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而面对偶尔的失败,科普老师则耐心地引导学生:“失败并非坏事,历史上所有的伟大科学成就都是经过无数次失败才得以铸就,我们应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领悟科学的本质。”
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两个多小时的“物理实验秀”气氛持续高涨,如同七月骄阳般炽热,不仅点燃了同学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精神的真谛。
活动结束后,小渡船中学七(13)班班主任燕娥老师表示,此次活动效果远超预期,达到了“启智·激趣”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与平日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其内在学习驱动力被有效激发。同学们不仅全程积极参与各项实验操作,展现出浓厚的探索兴趣,点燃了学生们主动探索物理世界的热情,她寄语同学们将这份热情延续至新学期,“未来可期,重在把握当下,希望同学们以积极姿态迎接新挑战,实现自我超越。”
学生高梓戈兴奋地表示“物理实验秀”生动有趣,让自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谈及未来科研道路,她坚定地说:“我觉得科学探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我们一定会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坚定的意志勇往直前。”
南昌大学星火科普志愿服务队此次赴湖北开展的科普活动不仅实现了两地科普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更以“生活即科学实验室”的教学理念,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点亮他们的科学梦想。(张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