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教育作为鹰潭市暑期安全重点工作,在鹰潭市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鹰潭市的多所学校立足学段差异,以“文化浸润 + 家校协同 + 社会联动 + 童趣教学”的多维模式,为青少年构筑立体安全屏障。
在鹰潭市第一中学的校园里,防溺水教育已融入日常。三个年级的电子屏幕内滚动播放着防溺水知识,在校园广播与上下课铃声中嵌入安全提示,形成全天候视听渗透;家长会与《致家长一封信》双轨并行,搭建家校沟通立体网络;依托“万师访万家”机制,教师暑期入户开展面对面宣传,同步通过家校通平台不定期推送安全提示,构建“学校提醒—家庭监管—社会协同”闭环。
鹰潭市第二中学东校区以“可视、可感、可践行”为原则,构建防溺水教育生态:发起“防溺水黑板报比赛”,班级以漫画图解、案例警示等形式将教室后墙转化为安全宣传栏;开展“手抄报比赛”,鼓励学生创作“防溺童谣”等创意作品并进行校内展览,形成传播矩阵;全校开展“六不准”默写活动,结合周一晨会“宣誓签名仪式”,通过“书写承诺—集体宣誓—签名践诺”仪式链,将安全准则内化为行动自觉。
鹰潭市第八小学联合四青社区、四青派出所开展沉浸式教育活动。甘志雄副所长通过图片展示与互动问答讲解溺水危害,志愿者发放防溺水手册,师生共诵“防溺水歌谣”。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情景问答—资料发放—童谣记忆”四步教学,将严肃的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动的互动体验,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安全理念。

四青派出所民警走入鹰潭市第八小学为学生介绍防溺水知识。
针对幼儿认知特点,鹰潭第四幼儿园开展了“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主题升旗仪式,编排《防溺水!》手势舞,通过肢体律动与儿歌结合的方式,将防溺水常识转化为具象化行为指引,以 “寓教于乐” 模式契合低龄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鹰潭市第四幼儿园大四班学生正在表演《防溺水!》手势舞。
在系统推进层面,鹰潭市教育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专题讲座、组织签名行动等多种方式持续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联合市体育局提前部署“会水行动”计划,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培训,为“会水行动”实施提供师资保障。联合市公安局,利用科技手段,数据化溺水防控点位,依托“无人机+空中巡查+宣传喊话”和“智能预警探头+重点盯控+精准劝阻”开展智慧防溺水“安心行动”,让科技赋能防溺水一线实战。
从校园广播到社区宣传,从课堂教学到家庭实践,鹰潭市正以教育创新推动防溺水安全从“被动防护”向“主动预警”转型。当 数字技术与传统家访结合,当童谣手势舞与智能监控互补,这座赣东城市正在书写新时代校园安全的立体防护答卷,为全国青少年暑期安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