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5月15日电(谭茜予)15日,《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 推行服务型执法的二十条举措》(以下简称《二十条举措》)专题新闻发布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上获悉,该举措围绕“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五个方面构建“监管+执法”协同发力的大服务格局,旨在推动服务型执法落地见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为深入贯彻“监管为民”理念,将服务型执法视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江西省市场监管局重点构建了“三个体系”。
在制度体系创新方面,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致力于打造“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全链条制度框架。该框架涵盖事前合规指引、事中分类处置、事后帮扶指导等各个环节,推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从“管理型”执法模式向“服务型”执法模式转变,形成全省“一盘棋”的推进格局。
治理体系协同是另一大亮点。江西省市场监管局通过跨部门综合监管、行刑衔接等机制,有效整合市场监管与司法、信用等领域的治理资源。以校园食品安全、电梯安全等领域为例,这些领域被纳入“综合监管一件事”,通过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强化条块结合、区域联动,完善协同监管机制,从而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能力体系支撑则为服务型执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开展执法干部“以案代训”实战练兵,推广“类案同罚”等技术应用,并持续优化执法办案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以破解基层执法尺度不一的难题。同时,推广“一码、一员、一函、一审、一会”的“五个一”阳光执法监督模式,通过行政执法“码上评”、内部严格审查、社会监督员监督等机制,倒逼执法规范化建设。
服务与执法的有效融合是此次举措的核心。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反垄断局)局长曾亮介绍,需精准把握“三个平衡”,以实现服务型执法的最优效果。在理念上平衡“力度”与“温度”,对轻微违法行为注重教育引导,对重大违法行为则保持零容忍态度;在程序上平衡“效率”与“规范”,通过简案快办、小过快处等方式降低企业成本,同时通过全过程说理式执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效果上平衡“治标”与“治本”,将“服务”贯穿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做到惩教结合、宽严相济,让执法兼顾法、理、情,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