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5/15 17:32:50
来源:鹰潭市卫生健康委

江西鹰潭:以党建“红”引领“医者红”

字体:

  近年来,江西省鹰潭市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牢固树立“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深耕党建与医院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医疗服务、医德医风”等各项工作,着力提升医疗质量内涵建设,实现了总医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24年10月30日,为了庆祝鹰潭市人民医院参赛代表队在江西省“天工杯”住培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鹰潭市中心城区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举行了一场热烈的欢迎仪式。在本次江西省住培技能大赛中,鹰潭市人民医院在全省三级医院中脱颖而出,荣获外科专业一等奖、内科专业二等奖等殊荣,创造了鹰潭代表队历史最好成绩。此外,在综合服务能力评价上,2024年度鹰潭市人民医院CMI首次突破1.0,全省三级医院DRG绩效综合排名比2023年提升21名。

  以“党建”筑根基 凝聚发展合力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打破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全域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将全市划分为3个紧密型医共体,实现“一家人、一本账、一条心”。由卫健委主任兼任总医院书记或第一书记,3个总院各院区、分院党员全部纳入总院统一管理。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建工作写入总医院《章程》,制订鹰潭市中心城区总医院党委会议事规则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狠抓关键少数。院级领导班子副职和中层干部实行三年一聘目标考核,推动干部能上能下。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干部,鹰潭市人民医院院区2024年第一、二批次提拔使用干部共54人,平均年龄43岁,硕士研究生以上占比43%,取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比81%。调整后,临床类中层干部(非护士长系列)平均年龄下降5.3岁,硕士研究生占比提升25.3%。

  持续深化医院文化建设。开展“人民好医生”“总医院青年说”“绽芳华”人才讲堂等系列栏目,打造了一批具有医院特色的文化平台、文化品牌,通过医院文化“软实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国医师节,鹰潭市人民医院开展“红医向党、济生佑民”名医访谈活动,勉励总医院广大医师传承老一辈医学专家优良传统,弘扬崇高的医学职业精神,努力做一名“又红又专”的人民好医生。

  以“党建”提服务 改善就医体验

  推行一系列便民、惠民就医措施。推行门诊挂号“一号管三天”措施,累计服务患者3.62万人次,减免患者费用64.36万;落实门诊医保在线支付结算、住院患者床旁结算,累计服务患者约3.57万人次。推出停车让位患者,职工车辆停在院外租借停车场;开通院际健康医疗专线,累计服务人次16.92万人;在全院推进“树品创优”10S优质服务管理。2024年,鹰潭市人民医院收到锦旗、表扬信、感谢信同比增长38.95%。投诉例数同比下降10.68%。

  不断推动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对全市基层医疗服务资源进行重新布局,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全域推进“乡聘村用”机制,建立分级诊疗机制,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常态化开展专家到乡镇坐诊、村级巡诊、乡村义诊“三诊”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往基层走,群众看病更方便。

 以“党建”强技术 提升医疗能力

  落实“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与“双培养”机制。实施党支部书记与科室主任一肩挑,切实推进落实“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在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的培养、选拔中向临床科室主任、科室业务骨干倾斜;在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严把党员入口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发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务人员等高知识群体入党,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

  重点专科能力提升,强化专科建设。按照“请进来,走出去”原则,与上海、广州6家知名医院建立专科联盟,与南大二附医院合作共建,柔性引进客座教授36名,博士科研团队3个,国家级专家团队13个,省级专家团队27个。同时,选派党员骨干82人次赴省内外三甲医院进修学习。2024年,外请知名专家来院教学手术科研指导次数1076人次。鹰潭市人民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7项,增加四级手术术种19个。(汤伟芳)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