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5/07 14:33:48
来源:石城县委宣传部

石城屏山:“免跑”服务暖民心

字体:

  “现在这样办事太方便了,不用再跑20多里路了,以前办个事要半天,现在只要十几分钟就好了,给镇里推出的跨村代办服务举措点赞”。屏山镇页背村村民陈式平在圩镇代办服务点笑着说。

  屏山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西南部,全镇辖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有户籍人口1.2万户3.8万人,常住人口约1.5万,其中圩镇以外村常住圩镇人口就有2300余人,在县城居住的约3300人。为更好地服务各村在圩镇居住及外迁群众,该镇强化党建引领圩镇治理,因地制宜创新推出了“跨村代办”服务机制,切实解决村民办事因人户分离圩镇村子两头跑的问题,收获了群众的好评和点赞。

  在形势变化中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或圩镇迁移,人户分离现象严重,一些村子除了过年过节时比较热闹,平时在村内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少,部分村成了“空心村”。医保参保、高龄补贴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要到户籍地办理,造成圩镇或县城居住人员要办事就需要户籍地和居住地两头跑。因此怎样解决圩镇和外迁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成为部分村的难题。

  “我们村现在圩镇上住的有近200人,且多为7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大部分不会骑摩托车,来村里办事基本靠走,既浪费时间又不安全”。河东村党支部赖德求表示。为了服务好圩镇住户,在村民电话联系了村干部后,村干部都是上门服务的,尽量让村民少跑干部多跑,但一个诉求跑一次,加上业务随机性和时间不固定,有些事还要跑几趟,村干部在兼顾好村里和村外中辗转。

  在引导推动中成型

  为了解决好村外居住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屏山镇因势利导建章立制,制定《屏山镇约时定点跨村代办服务工作方案》,结合镇情实际,对在圩镇居住人口较多的十个村分别在屏山村和屏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代办点,各村指定一名村干部为固定代办服务人员,解决了村外居住群众办事不知道找哪位村干部的问题。同时为了使代办村干部能兼顾好村里和代办两头工作,代办服务每周只安排固定一天,避免“有价无市”,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代办事项清晰明了,按照公开栏内容准备好相关材料,在固定时间来一下子就办好了,很方便!”该镇新富村村民陈先明指着屏山镇跨村代办点服务事项公开栏开心地说。

  在作出约时定点跨村代办安排的同时,屏山各村根据摸出圩镇居住人口底数,组建圩镇人口“代办”微信群,指定由代办村干村为群管理,将代办的安排和服务事项通过微信群告知圩镇居住群众,做到固定代办时间家喻户晓,办理事项提前沟通,需要办事的圩镇居住群众只需根据代办干部的指导准备相关材料,待到代办时间到代办点集中快速办理,实现了精准服务,便民高效。实行跨村代办以来,累计服务外迁群众1800余人次,群众办事平均时间由2.5小时缩减至20分钟。

  在为民服务中提升

  圩镇是一个乡镇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治理的受益面广,因此圩镇治理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乡镇的治理能力。在推出约时定点跨村代办服务后,结合圩镇治理新要求,屏山镇探索实施了“三定三联三服务”的党建引领圩镇网格化治理机制,把所有圩镇居民划入11个区域网格,明确各网格的边界和范围,做到管理无死角,实现圩镇全覆盖。将机关党员干部、镇直单位干部、在圩镇居住的村“两委”干部等作为圩镇治理共建人员划分入网格片区进行履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治理先锋作用。

  “我们的职责就是收集网格内群众意见,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解决不了向圩镇治理领导小组报告,确保群众反映的事件件有回音。”圩镇网格员赖文彬说。该镇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和办理情况都会定期公示出来,方便群众掌握情况并接受群众监督,推行党建引领圩镇网格治理以来,坏了的路灯及时修好了,堵塞的消防通道畅通了,圩镇居民脸上的笑容多了,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也更高了。(高结平)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