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4/30 14:20:56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访谈丨南昌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熊冬燕:做优“洪城宜商”品牌 助力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字体:

  近年来,江西南昌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连续三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多项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全省优秀案例。近日,南昌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熊冬燕做客新华全媒访谈,介绍南昌市“洪城宜商”政企沟通服务工作体系相关情况,并分享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效和接下来工作重点。

  新华网:南昌市创新构建了“洪城宜商”政企沟通服务工作体系,其构建的背景及创新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熊冬燕:亲清政商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以来,南昌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两个健康”中的优势作用,搭建沟通平台、汇聚发展合力、推动产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唱响“洪城宜商”品牌。我们的服务工作体系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洪城宜商”政企沟通服务工作体系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通过高效的工作格局、便捷的工作模式、夯实的工作根基三个维度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丰富与畅通沟通渠道,从而实现双向奔赴、协同多赢,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新华网:“洪城宜商”政企沟通服务工作体系在丰富政企沟通渠道方面有哪些举措,是否有可量化的数据体现工作成果?

  熊冬燕:我们秉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位思考;供需匹配、双向奔赴—精准服务的工作理念,通过创新丰富了工作举措,准确说是开启了五种工作模式。一是政企恳谈会模式,面对面地请过来谈。组织召开了9场政企恳谈活动,收集问题和建议200余条。二是政企互动点模式,心贴心地上门来帮。联合人社局等涉企职能部门开展了30余次上门服务。三是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模式,点对点地带进来办。开展了10余场次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活动,组织了200余名民营企业家赴工信局等涉企部门学习交流,现场为70余人次答疑解惑。四是定制化培训模式,手拉手地组织来学。举办了南昌市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首期洪商精英培养、洪城民营经济大讲堂等各类培训、理想信念教育活动20余场。五是政企沟通服务站模式,实打实地定点来联。目前已与市司法局、市税务局分别联合搭建3家法联润企服务站、2家税联会企服务站。通过在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设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服务站,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新华网:“洪城宜商”政企沟通服务工作体系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问题诉求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法?

  熊冬燕:我们采取了纵向三级联动法、横向多方协同法、四步闭环流程法等三种方法来推动民营企业反映意见建议的有效解决,扎实做好沟通服务工作的后半篇文章。

  新华网:“洪城宜商”政企沟通服务工作体系构建后,取得的成效及企业的获得感如何?是否有数据和案例体现?

  熊冬燕:2024年以来,市非公维权中心联动各部门累计受(办)理民营企业反映实质性诉求85件,办结78 件。共组织开展了60余场次洪城红·政企会客厅系列活动。上门来帮交通运输专场活动,为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开通了至地铁站或员工集中出行点的定制公交,切实为他们解决了企业员工出行交通不便的问题。我市某重点企业负责人感言:恳谈会不仅是政企面对面,更是信心面对面,是用心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会,有这样一个政企交流,为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企业定将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助推南昌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纷纷表示:感觉沟通渠道更畅了、服务成效更优了、发展信心更足了。

  新华网:您认为“洪城宜商”政企沟通服务工作体系还存在哪些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方向?

  熊冬燕:工作体系自创建以来,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工作力量聚集不够充分,工作品牌成效不够明显,服务覆盖触角延伸还不够。下一步,我们将把工作体系长效化为工作机制,持续加大服务工作力度,为优化南昌营商环境按下快进键,为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跑出加速度,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启新征程,着力唱响“洪城宜商”工作品牌。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