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城,润物无声。传承千年的豫章文脉滋润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南昌以文化项目建设为灵动笔触,在古老与现代的交织中,绘就一幅传统与潮流共舞、烟火与诗意交融的绚丽画卷,勾勒出千年豫章的“诗与远方”,昨日,2025年中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昌召开,专家、学者、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齐聚,聊文化传承发展,话旅游发展趋势,品南昌文旅变化,南昌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文化积蓄备受赞誉。
旧阁新说:千年文脉焕新颜
说起南昌之美、文化之美,很难绕开滕王阁。这座千年名楼屹立于赣江之畔,每一块砖石都沉淀着南昌的往昔记忆,都诉说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文化胜景。而随着滕王阁景区“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的完工,滕王阁景区总面积达到了约700亩,完成了从封闭式景点到开放式文化空间的华丽转身,景区约90%的区域免费向游客开放,成为南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缩影。
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人墨客云集、诗酒风流的时代。同时,工程联动大士院、万寿宫等街区,构建起“滕王阁—万寿宫—绳金塔”文化旅游商圈,让游客在欣赏历史古迹的同时,也能深入体验南昌的市井风情。
据统计,2024年全年,滕王阁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其中北园开放区域入园人数就达到了700多万人次,成为城市文化辐射的核心区域。来自湖北的游客章以凡感慨道:“以前只知道滕王阁,这次来南昌,沿着滨江步道一路走来,感受到了南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仿佛与这座城市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从滕王阁的雄浑壮阔中走出,转身步入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仿佛踏入了一个时光交错的世界。晚清赣派建筑,韵味十足。走进街区,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街边的非遗展示摊位上,匠人们正专注地展示着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糖画等,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文创市集里,各种充满创意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夜幕降临,街区的夜经济逐渐热闹起来,灯火辉煌的街道上,美食飘香,游客们穿梭其中,品尝着地道的南昌小吃,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看着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一步步改造完成,成为南昌最具文化代表性的景区之一,很自豪,这对于像我这样的老南昌来说是一种儿时的记忆、一种文化的传承。”市民朱有旺表示。据统计,2024年南昌聚焦项目攻坚,加速推进65个重大重点文旅项目,滕王阁景区“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如期完工并对外开放,市图书馆新馆、梅岭云端索道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陆军博物馆、豫章书院、市博物馆新馆等一批文旅新地标加速推进,进一步厚植文化兴城底色。
科技赋能:红色传承筑根基
南昌,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红色文化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军雕塑广场等红色地标,遍布城中。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青少年志愿者们身着整齐的服装,声情并茂地为游客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他们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听众,让红色基因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柯蓉说:“这些小小志愿者的讲解非常生动,让孩子对南昌的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同时,南昌还创新表达方式,以现代技术赋能红色故事,打造“光影八一”灯光秀,火爆出圈,并将于今年“五一”假期再次“限时返场”,不负游客期待。南昌还推出了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以艺术的形式塑造了八一品牌,让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该歌舞剧通过精彩的剧情、优美的舞蹈和激昂的音乐,展现了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城市文脉不仅在传承还在凝聚——在千人横渡赣江活动中,来自各行各业的游泳爱好者们齐聚赣江,他们不畏风浪,奋勇向前,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龙舟赛上,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江面上飞驰而过,队员们齐心协力,喊着响亮的口号,为荣誉而战……此外,南昌持续推出艺术、消费、美食、时尚“四季”文旅活动,成功举办烟花晚会、八一广场升旗仪式等系列重大城市活动,以大型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打造“外地人喜欢、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富有活力的英雄城市。
烟火惠民:
城市温度再上升
走进大士院老街,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旧时光。这里是南昌美食的聚集地,承载着几代南昌人的乡愁。投入300万元的“修旧如旧”改造工程,让老街既保留了古朴的韵味,又增添了时尚与活力。曾经藏在老街小巷里的“一元白糖糕”,如今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酥脆的外皮,香甜软糯的内馅,让人回味无穷。除了白糖糕,老街上的糊羹、藕片等南昌特色小吃,也深受大家喜爱。
南昌还努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生活品质。南昌保利大剧院投资9亿元,由芬兰团队设计,以“游弋之鱼”为造型,充满了艺术魅力。剧院里设施先进,座椅舒适,音响设备顶级,为观众提供了极佳的视听享受。这里每年演出超过120场,马林斯基芭蕾舞团、郎朗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团体和艺术家纷纷登台献艺,让南昌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品质的文化盛宴。
离开南昌保利大剧院的艺术氛围,走进孺子书房,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知识港湾。这里,是南昌文化惠民的又一温馨角落——为打造“15分钟城市阅读圈”,南昌市自2022年起用两年时间建设了110家覆盖城乡社区、工业园区、重点景区,集图书阅读、文化讲堂、志愿服务、邻里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普惠制城市书房,探索城市阅读服务(连锁)模式。
市民们在这里,或静静地阅读一本好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或轻声交流读书心得,分享着彼此的感悟与收获。经常来孺子书房阅读的高露表示:“孺子书房就像我的精神粮仓,在这里,我可以远离喧嚣,静下心来学习。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也让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欧阳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