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农忙时节,在江西赣州的寻乌县,有一群“农商红马甲”正奔走在田间地头,他们是来自寻乌农商银行的“红农商·赣先锋”金融服务队。“红农商·赣先锋”是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推进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特色党建品牌。问春耕生产、访金融需求、解资金难题……他们用金融“活水”灌溉赣鄱沃土,以“党建红”护航“春耕绿”。

作为扎根赣鄱大地的金融主力军,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以创建“红农商·赣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聚焦春耕备耕黄金时期的金融需求,深入田间对接,保障资金供给,提升服务质效,实现金融服务与农业生产的精准对接。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389.44亿元,较年初新增87.74亿元;其中,一季度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76.87亿元。
统筹资源“早”部署 专项信贷精准发力
农时不等人,春日似黄金。全省农商银行坚持计划早安排、资金早投放,通过乡村振兴整村授信、网格化服务等方式,组织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掌握种子、化肥、农机等资金需求,扎实做好春耕金融服务。
“有了你们的支持,今年又有好收成了!”“多亏了农商银行30万元的资金支持,帮我解决了资金缺口”一笔笔及时到位的资金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有力保障农事活动稳步推进。
为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全省农商银行纷纷组织“红农商·赣先锋”金融服务队,全力推动信贷业务落地见效。奉新农商银行单列1亿元信贷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春耕备耕工作,精准对接和充分满足农户需求。兴国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队深入全县25个乡镇,联合农业部门、农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单位建立“网格化”摸排机制,全面了解相关经营情况,形成春耕资金需求动态台账,确保金融资源与农事需求同频共振。鄱阳农商银行重点走进农资客户、稻谷加工户、种植养殖大户等摸排金融需求,一季度新增涉农贷款2.16亿元。万载农商银行持续加强与县农业农村局、乡镇村委等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全面掌握全县春耕备耕情况,积极对接春耕备耕重点项目信贷需求,将信贷资金优先向涉农领域倾斜。
创新赋能“快”服务 数字金融提质增效
“我申请的用来购买化肥、种子的10万元贷款到账了。以前也想贷但觉得麻烦,后来通过银行发放的宣传单扫码进去试试,没想到很快有工作人员上门对接办理,农商银行办事快,我非常满意。”鹰潭贵溪市流口镇黄师傅高兴地说。鹰潭农商银行灵活运用“码上扫、马上贷”等线上金融产品,积极推广线上服务渠道,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全省农商银行聚焦支农支小主业,坚持扎根服务本土,针对春耕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依托前期整村授信的行动成果,组织客户经理走村入户,为已建立信用档案且有资金需求的农户优先办理春耕备耕资金贷款,大大简化办理流程。同时,为让广大农户获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推广“百福·惠农易贷”“百福·个商e贷”等多款信贷数字风控产品,探索更多“数字+农业”等融合模式,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便捷办理贷款申请,助力春耕融资更便捷、更高效。
产品服务“增”动力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开春买农资、付承包款,资金压力像块大石头。”赣州蓉江新区种植户刘某承包了200多亩水稻田,正为资金缺口发愁。赣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三天内为其发放2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这笔钱比春雨还及时!”看着新农机驶入田野,刘东喜上眉梢。
“羊肚菌种植要求较高,前期投入资金较多,多亏了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才得以搭建大棚,购买菌种,去年我的种植纯收入达到5万元,村民们打算跟着我一块干,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孙先生说。
在江西各地,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润泽着田间地头。全省农商银行积极践行“服务暖行”战略,按照对内优化、对外简化的原则,建立绿色贷款审批快捷通道和快速服务对接机制,从受理申请、上门调查到上会审议、贷款发放,全面实行“一站式”流程化操作。在确保合规办贷的前提下,严格落实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服务措施,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提升客户办贷体验。针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需求,大力推出“乡村振兴贷”“农保贷”“农机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满足农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等金融需求。
下一步,全省农商银行将聚焦持续增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服务乡村特色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切实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稳步提升涉农信贷规模,为江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李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