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薪火,文脉润新苗。4月10日至4月13日,第二十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4—2025)恒源祥文学之星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江西南昌举行。全国各赛区晋级总决赛的近200名学子相聚在豫章故郡,书写青春华章。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由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全国40多家中学报刊承办、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一项纯公益赛事。大赛由人民教育家于漪担任组织委员会总顾问。自2004年首届大赛启动至今,该项活动历经二十届,凭借其公益性、公平性、权威性,已发展成为一项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广的大型公益品牌赛事。

层层选拔 万千学子竞风采
本届大赛的总主题为“站在时间的河边”,自2024年9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无数中学生积极参与。

学子们的作品,既有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深情回望,也有对科技、生态、社会变革的前瞻洞察。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近200名学子从全国各赛区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共同角逐大赛最高奖——文学之星。
按照赛程计划,本次总决赛分为笔试、口试和演讲比赛三个环节。4月11日上午,初中组、高中组参赛选手奋笔疾书,他们用深邃思想、真挚情感、独特视角、优美文字完成了笔试。

在当日下午的口试现场,参赛选手进场前先现场抽题,再根据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思考并打好腹稿,然后进行比赛,这既检验了选手们的知识储备,又测试了他们临场应变的能力。在4月12日上午的即兴演讲比赛中,参赛同学更是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非凡才华和综合素养。

赛后,经由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公平公正公开评审,最终评出“文学之星奖”20名(初、高中组各10名),“文学之星提名奖”19名(初中组9名、高中组10名)以及5个最佳单项奖(最佳思辨奖、最具表现力奖、最佳人气奖、最具感染力奖、最佳综合素质奖)。其中,由江西赛区选送的参赛选手蔡泽睿、熊子希获“文学之星奖”,苏碧莹、鄢宏达获“文学之星提名奖”,蔡泽睿获“最具表现力奖”。
名家讲坛 传授写作经验
4月11日下午,南昌市红谷滩区新龙学校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著名作家、记者、新闻理论家梁衡先生为参与总决赛的学子以及来自南昌多所学校的400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文章五诀”的精彩讲座。
讲座中,梁衡先生结合新书《洗尘》畅谈写作与人生,生动讲述中小学课文名作背后的故事,分享多年以来的写作经验与心得,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思想与文学的“饕餮盛宴”。

“今天终于见到了敬仰已久的梁衡先生,实在是太高兴了!他分享的写作经验给了我很多启发……”聆听讲座的学生纷纷表露了自己的收获。
游览研学 感悟南昌底蕴
4月12日下午,学子们开展了一场短暂而又富有意义的研学之旅。首站来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这里,学子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讲解员深情地讲述着八一起义的故事,学子们听得入迷,眼中闪烁着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在滕王阁,学子们一起朗诵了王勃的《滕王阁序》。登上雄伟的滕王阁,看着阁下流淌不息的江水以及远处的山峦,大家对照着诗句欣赏着诗人笔下的美景,感受着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感悟到了“物换星移几度秋”的文化厚度。

联谊晚会 青春交响以艺会友
赛后的联谊晚会以全国文学少年的才艺表演拉开帷幕,充分展现传统与青春的碰撞。
从澳门粤剧到湘赣笛韵,展现多元文学底色;琵琶串烧跨越千年,飞花令激活诗词基因,宣告“Z世代”的文学实力。

殷切希望 以笔为帆去远航
4月13日上午,本届总决赛的颁奖典礼在江西省图书馆举行。
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中文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涤首先致辞。吴涤表示,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成为全国青少年文学创作的重要平台。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让更多青少年在阅读中积淀底蕴,在写作中锤炼思想,为中华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游建华对江教传媒以及往届大赛的承办单位表示了感谢,他称,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致力于为青少年搭建一个锤炼文字、涵养心灵、对话时代的平台,进而培养有温度的表达者、有深度的思考者、有担当的传承者。他希望同学们用真诚的文字守护人性的温度,用独立的思考回应现实的叩问,用文化的自觉赓续民族的血脉。
荣耀时刻 星光璀璨载誉归
在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主持人揭晓各奖项的获奖名单,获奖同学一一上台领奖。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在本届大赛中获得了“文脉传承特殊贡献奖”。香港、广东、河南三个赛区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4—2025)优秀赛区奖。

江西赛区选手蔡泽睿称,获得“文学之星”称号,既是鼓励,更是一份责任。他要感谢大赛组委会的认可,感谢学校书香文化的熏陶,更要感谢江西这片红土赋予他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未来,他愿继续以笔为舟,在时间的长河中追寻真善美;以文字为媒介,让更多人听见江西少年对时代的心跳。

名家论坛 观点精辟又深邃
颁奖环节之间,还开展了主题为“以思启智·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名家论坛,6位受邀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这场思想碰撞的论坛中,6位嘉宾从写作技法、文化传承、赛事价值、企业担当到科技赋能等维度,共同勾勒出新时代青少年文学教育的立体图景。正如论坛主题“以思启智·以文化人·以德润心”所昭示的,文学教育不仅是文字的锤炼,更是思想的启迪、文化的传承与心灵的滋养。这场跨越文学、教育与科技的对话,为培养新时代的文学新人提供了多元思考与前行方向。
名家题词 送上美好祝福
在文学的舞台上,除了坚守与传承,还有着诸多美好的情谊与祝福。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和人民教育家于漪分别给大赛发来了深情祝福并赠送题词。
这绝非仅是艺术层面的珍贵馈赠,它更似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承载着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奋勇前行。

随后,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主任司惟从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总经理万明华手中接过会旗,并转交给上海赛区组委会副主任赵杰,这也预示着第21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明年在上海举行。

大赛接近尾声时,所有的参赛选手上台,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朗诵了《中华少年》,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昂扬之姿。他们以声传情,以诗言志,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受到青春的澎湃力量,在声韵流转中领略到文学的永恒魅力。(李卫兵、汪开泉、许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