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现在是新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合唱团和宣讲团仍然是宣传队、播种机。”
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一群来自于都70多个单位不同岗位的红军后人自发组成了长征源合唱团(以下简称“合唱团”)和长征源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
公益演出644场 用歌声讲述长征故事
2024年8月1日,在某夏令营训练基地,合唱团以激昂的《长征组歌》,为来自全国的200余名青少年奉上一场视听盛宴。
“这是合唱团第644场《长征组歌》的公益演出。作为红军后人,我们有责任传承好长征精神。”合唱团成员、于都县教体局语委办主任杨盛介绍,合唱团于2010年11月16日成立,目前已有100多名红军后人加入其中。这些年,他们下基层、入高校、进军营,足迹遍及赣州周边和长征沿线,还多次受邀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公益演出。
在宣讲团,杨盛担任了培训部副主任:“我宣讲的内容就是合唱团的点点滴滴,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合唱团,我也希望我们能够一直把《长征组歌》唱下去。”
合唱团没有专业歌手,也没有任何报酬,但合唱团成员凭着执着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认真学习训练、反复打磨细节,使得每首红歌都充满深情。
合唱团成员、古田初中退休教师易克美自2015年加入合唱团以来,已参加演出400多场。“小时候,我家门框上就悬挂着一块‘光荣烈属’牌。作为红军后人,我理应加入这支队伍。”在她看来,是这支团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支撑着她。“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是会坚持演下去。”易克美坚定地说。
风雨无阻 每一场演出都充满力量
上欧中小学音乐教师易观荣是一名90后,也是合唱团的首批成员。他清晰地记得在于都县岭背镇中心小学演出时,虽然寒风凛冽,但所有人都饱含激情、全神贯注。“演出时,好像没有谁觉得冷;直到演出结束,大家才相互嘘寒问暖。”他回忆道。

对这场冬夜里的演出,合唱团成员、长征源红军小学教师钟天明也印象深刻。“演出的时候不觉得,演出结束后感觉全身都冻麻了。”回忆演出时的情景,他说,只要音乐声响起,他就感觉全身充满力量。
合唱团成员、于都县明德小学退休教师黄正也记得,2016年在延安演出时,音乐响起后,台上台下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地老百姓围着我们说,苏区来的就是一家人。”黄正说,作为宣讲团成员,他经常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发生在于都的红色故事。
“一群人集中力量做一件事,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大家都是红军后人,目标一致,这本身就是弘扬长征精神的具体体现。”合唱团成员、于都中学初中部教师赖宇蓉记得,那次他们到北京北极寺干休所巡演,有几位老红军坐着轮椅到现场观看演出。“那一刻,我们都是流着泪唱完的。”她说,台上与台下这样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是他们一直坚持的力量源泉。
播撒种子 让每名学生读懂脚下这片红土地
“晚霞映红于都河,渡口有一支难忘的歌……”每当林丽萍站在“长征第一渡”渡口唱起这首歌时,她就会想起她的红军爷爷。1934年10月,她的爷爷从这个渡口出发长征后,就杳无音信。

林丽萍是于都二中的教师,她于2010年11月16日加入合唱团后,跟随合唱团重走长征路。2014年11月25日是林丽萍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那一天,他们应邀来到广西桂林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演出。演出结束后,她与合唱团成员一起瞻仰红军烈士英名廊,大家都急切地寻找镌刻在石碑上的江西于都籍烈士名单。在那密密麻麻的红军烈士名单中,她找到了她爷爷的名字——林罗发生。
那天,天空下着雨,泪眼蒙眬的林丽萍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80多年来,他们全家苦苦寻觅、苦苦等待的爷爷,在这个时刻、在这个特殊的地方终于与他们相遇。
如今,林丽萍既是合唱团成员,也是宣讲团成员。她经常走进校园,给学生们讲述自己因《长征组歌》开始“走读长征”的故事,讲爷爷的故事……“立德树人要从热爱于都这片红土地开始,从读懂脚下这片红土地出发。”林丽萍动容地说。
刘永辉是于都中学的音乐教师,也是合唱团男低声部部长。除了参加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刘永辉还会把长征故事融入音乐课堂。“于都河的八大长征渡口,还有大大小小的红色景点,我都去过。”刘永辉说,每到一处,他都会拍摄并制作视频,一方面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另一方面通过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刘永辉注册的抖音号“音乐刘老师”,粉丝达2.4万,获赞达34.7万。“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用新媒体讲好长征故事,传播长征精神。”刘永辉说。

合唱团成员、于都县站前小学教师黄悦鑫是一名90后,也是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之余,她除了与合唱团成员一起排练演出外,还常常跟学生分享长征故事和自身感悟,引导学生了解红色历史,厚植家国情怀。“我们一直坚持每周通过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演红色课本剧等方式,给学生心中播撒红色的种子。”黄悦鑫说。
“我参加合唱团对小孩的影响特别大,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就能唱《长征组歌》的第二曲《突破封锁线》。”赖宇蓉说,每次排练,她儿子都会跟着。“如今,我儿子和女儿都是‘小红星’讲解员,他们最喜欢的诗就是《七律·长征》。”她坚信,会有越来越多长征出发地上的传人加入他们的队伍,用歌声、用故事讲述长征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让长征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