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8/30 16:03:20
来源: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江西这所电力院校“电力”十足

字体:

  日前,随着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的发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该校今年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生源质量持续提升,学院已跻身江西省同类院校第一方阵前列。

  该校录取的考生中,省内所有专业投档线提高,历史类最高531,超出专科控制线261分、本科线68分;物理类最高479分,超出专科控制线239分、本科线31分;本科线以上考生录取同比2023年增加超3倍。面向省外招生600人,录取本科线以上考生276人,本科上线率达46%,其中浙江、吉林、陕西、海南、宁夏、新疆、四川七省录取本科线以上考生达100%。

  江西这所电力院校究竟有何魅力,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与青睐呢?

  产教融合 供需互补

  江西考生谭钰熙的高考分数是479分,选择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她表示:“从小我就爱动手,更看重的是在大学能够学到实实在在的就业技能。江西电力职院的人才培养符合社会、行业的需求,就业前景好、就业质量高,所以我选择这里”。

  “高分读高职”的选择背后,是务实考量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体现。

  近年来,江西电力职院以就业为导向,打造特色专业,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今年我校遵循‘1269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力求为学生提供最具就业竞争力的教育。经过充分调研分析,2024年暂停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8个专业招生,开设了热能动力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15个就业前景广阔的电力生产及应用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区、市)招生。”江西电力职院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江西电力职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牵头成立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产教联合体、长江经济带电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省内外能源、电力、电建等140余家企业进行战略协作,共享共建实训实操基地校内场地61个、校外场地53个,以“厂中校”“校中厂”等方式配套建设集技能实训、技能竞赛、员工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瞄准能源电力产业发展需要,紧贴企业生产实际,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生产一线需求制定课程标准,合作开发教材20本、学历教育课程51门,为学生提供适销对路的就业技能。

  校企合作 双师共育

  江西电力职院聘请了大量国家电网生产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电力工匠参与教学科研和培训工作,目前已建成一支由“国家级技能大师”在内的1700多名企业专家人才组成的兼职师资库。学院推行“校内教师讲理论,企业师傅传技能”教学培训模式,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专业链的深度融合,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

  “上岗后的工作内容,与实训课老师在学校教给我们的一样,上手特别快,毫无陌生感。”学校的实训课给就业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新干县供电分公司2024届毕业生陈涵宇留下了深刻印象。

  江西电力职院人资部相关人员表示:“学院实施‘双向挂岗’机制,近年来已选派131名专职老师到企业一线挂岗锻炼,同时,企业每年选派优秀专家人才到学院教学。这些专家人才既是行业大咖,也是学院老师。”

  除此之外,江西电力职院每年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通过故事分享会、劳模工匠实践课堂等形式,多视角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更好走向技能成才、技报家国之路。该活动做法获评全国总工会典型案例。

  就业引领 社会肯定

  为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院火热开启百企百董校企共建主题活动,优选进校参展企业110余家,深度挖掘专业领域岗位近3500余个,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今年签约中国石化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的郑伟就读于该校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他说:“目前全班52个同学中,超过96%已签订就业协议,大家就业单位都非常不错。”

  该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能源行业领域,在南方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中一直保持很高的就业比例,专业与就业岗位匹配度达90%以上。

  截至目前,江西电力职院已引进企业500余家,提供工作岗位1.7万余个,举办校园招聘会300余场,为3200余名毕业生搭建了优质就业平台。

  “学院加大建立就业-培养-招生联动机制,积极深入企业开展专业调研,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加强供需对接、优化专业设置。”江西电力职院教务处负责人说,一系列“组合拳”让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稳步建设,也积攒了相当的口碑。

  据了解,该校连续五次蝉联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获评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荣获“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创新试验区”,并被江西省教育厅推荐至教育部参评2022-2023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