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8/29 16:28:19
来源: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2024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字体:

  2024年暑期,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实践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走进新时代乡村,前往乡村支教,以青春之名,行实践之路,在实践的广阔天地中交出了吉幼青年的奋进答卷。

  艺术学院: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闪光的青春足迹

  吉安幼专艺术学院“星火”社会实践队深入吉安市万安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星火”社会实践队走进万安县高陂镇田北村农民画展示馆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进行参观学习,画馆负责人对农民画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和传承方式的介绍,让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农民画家们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造力,对农村文化和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实践队成员们全方位地了解到田北村农民画作为非遗文化是如何与现代产业模式相结合,探索出乡村经济新引擎。

  “星火”社会实践队在万安县开启他们的暑假支教之旅。支教队员们根据自身专业特长,为孩子们带来了绘画、书法、音乐等丰富有趣的课程,用青春与爱点亮了乡村教育的希望之火。

  人文学院: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青春力量

  人文学院“指间遗韵”社会实践队前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从党史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同学们通过参观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革命旧址群,以及体验“学编红军草鞋”实践课,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光辉的峥嵘岁月。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革命老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让红色精神、红色力量、红色基因融入生活。

  教师教育学院:凝聚萤火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教师教育学院“萤火计划”项目实践队,一群怀揣着乡村振兴梦想的乡村定向师范生,如同点点萤火,在吉安市万安县高陂镇田北画村这片热土上,汇聚成璀璨的光芒,照亮了乡村教育与文化振兴的道路。

  实践队以支教入村的方式,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融合五育理念的特色课程,包括万安农民画、永新书法、防溺水安全教育及向日葵种植等18门课程,他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知识、传播文化、传递情谊,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也为乡村教育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深入体验乡土文化风情,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实践队成员们不仅拜访了当地驻村画家罗晓青,亲身体验了农民画创作,还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场场生动的“点茶文化”非遗公益课堂。

  此外,实践队成员们充分利用电商直播等新兴手段,详细介绍了富硒田北画村的特色亮点和产品,以激发游客的探索热情,让他们更加期待在田北画村景区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吉安师范学校:乡村美育韵 启智育童心

  吉安师范学校“美遇乡村 ‘艺艺’生辉”志愿服务队深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青原区刘家社区等地,以美育教育为延展方向,助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志愿服务队以钓源村为中心点,开设多样美育课程,以创新化教学模式吸引乡村留守儿童,将美育课程向周围社区扩散。课堂上,孩子们在队员们的带领下学习油纸伞发展史、各类书法字体、葫芦丝演奏。队员们秉持“玩中学,学中玩”的服务理念,尽心陪伴留守儿童,给予温暖呵护。同时,队员们积极开展美育调研,将当地文化融入教学,使美育“入乡随俗”,让更多乡村留守孩童受美育熏陶。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美育活动较好激发团队成员发挥自身技能为乡村建设出力,为乡村文化助力。

  吉安文艺学校:传承红色基因 支教筑梦未来

  为力争在实践中传承红色根脉、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吉安文艺学校团委联合吉州区共青团在吉州区长塘镇李家坊村开展了主题为“坚定理想跟党走 挺膺担当新作为”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站同学们来到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在红色讲堂重温入团誓词,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洗礼,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史的理解,唤起了团员和青年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二站同学们来到长塘镇长岭社区童心港湾,为长岭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三堂生动有趣的美育课。课堂上,同学们通过现场讲述红色故事、教唱红色歌曲《红米饭 南瓜汤》、绘制红色主题雕塑“胜利的号角”等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添上了温馨的一笔。

  这个夏天,吉安幼专学子向社会的广阔天地迈进,将奋斗汗水洒向基层热土,凝心聚力,淬炼本领,用热情和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提升服务实效,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