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7/29 09:16:19
来源:南昌日报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成果显著

字体:

  原标题:共饮一江水 携手同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成果显著

  自2013年首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在湖北武汉成功举办以来,该会议已成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前九次会商会中,四省会城市政府已共同签署《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南昌行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一码通域”合作框架协议》等合作协议,在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城市群、共同推动区域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202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十届会商会于7月28日至29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本届会商会不仅汇聚了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的代表,还特邀了黄石、岳阳、安庆等12个观察员城市参加,共同商讨区域合作与发展大计。

  本届会商会以“携手培育新质生产力,共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区域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会议期间,审议并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2024年重点合作事项》和《长江中游四省省会城市警务合作框架协议》两个重要文件,为下一年度的区域合作指明方向。此外,会议还就交通、市场一体化、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共铺排六个方面63项重点合作事项,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深化产业协作和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四省会城市通过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据统计,四省会城市经济总量由2013年的24213.3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4230.28亿元,充分展现了区域合作的巨大潜力和成效。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四省会城市加强交通体系的建设和对接,推动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和通达性。同时,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强了城市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以南昌为例,近年来南昌重点推进昌九高铁、昌景黄高铁、武汉至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线工程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昌北机场三期扩建、鄱阳湖旅游公路南昌段等项目实施,谋划建设武咸昌和昌厦(福)铁路,积极申报南昌—九江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共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运输结构调整和优先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本次会商会期间,还特别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芯片产业合作交流会,围绕半导体领域创新平台、人才、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为推动区域芯片设计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民生服务与共享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与共享。通过跨区域合作办学、医疗资源共享、养老服务联动等方式,有效提升区域民生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在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四省会城市结合企业群众需求和业务工作实际,聚焦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民生高频领域,分级分类分批编制公布通办事项清单,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同时,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医疗卫生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合作事项,并积极支持城市间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异地会诊等。

  过去的十一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在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深化区域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四省会城市将进一步加强在交通、市场、生态、科技、民生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一体化开放市场和创新生态圈。同时,还将积极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万磊)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