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7/12 15:34:54
来源:大江网

江西瑞昌:打造“铁肩新声”品牌 让基层理论宣讲有滋有味

字体:

  近年来,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江西省瑞昌市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新模式,打造“铁肩新声”宣讲品牌,培育基层特色宣讲团队,精准提炼宣讲内容,拓展基层宣讲方式,把理论宣传落细落小,让基层理论宣讲有滋有味。

 重内涵,让宣讲队伍“强起来”

  瑞昌市通过擦亮“铁肩新声”宣讲品牌,构建“领导干部+专家学者+铁肩精英”的多元宣讲队伍,组织50多名领导干部到挂点村(社区)开展宣讲140余次,吸纳30名专家学者组建理论宣讲“专家学者库”,并定期邀请省市专家、教授作专题宣讲报告。同时,注重整合各领域宣讲人才资源,聘请“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铁肩膀”岗位标兵、“百姓名嘴”等人员,组建宣讲队伍233支。在此基础上,培育了“铁肩精英”“铁姑娘宣讲队”等一批基层特色宣讲团队。

  

  吃透理论、扎根实践、面向群众,基层宣讲队伍紧扣群众关注的教育、就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将理论细化为贴合实际的小选题,既突出理论原汁原味,又跳出宣讲生搬硬套,确保宣讲内容有高度有深度,让宣讲“小团队”焕发“大能量”。截至目前,基层宣讲活动已开展570余场,受众2.85万人。高质量的宣讲活动,不断推动“铁肩新声”宣讲品牌频频“出圈”。

  强质量,让宣讲内容“实起来”

  某地农村一年卖出上亿元的爆米花,动动手指就能在线查阅公示公开信息的“监督一点通”平台,让村民们比学赶超的“积分兑换超市”……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宣讲稿前后改了五六遍,就想把道理说透彻说生动,把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让老百姓乐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瑞昌市横立山乡青年宣讲员徐坤说,为让村民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她讲课前特地找来一袋爆米花作为道具,让村民们在小产品和大产值的对比中,感受农村特色产业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

  

  “宣讲员来到了村里,在家门口就能听故事学理论,这样的宣讲很有趣,我们都愿意听。”村民王定朝说,宣讲团在村里很受欢迎。

  为了让宣讲内容更加接地气,贴民生,基层宣讲团会针对不同群体,策划推出菜单式宣讲,对宣讲内容进行“精准加工”,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实际生活中,语言更“接地气”,理论宣讲更有“烟火气”。

  近民心,让宣讲方式“活起来”

  该市注重用好用活群众家门口的学习阵地,除在内容上实现本土化之外,更在形式上推陈出新,采用快板、乡音、大喇叭等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分众分层主题宣讲,并在宣讲过程穿插“你惑我解”环节,让村民积极参与,打开“话匣子”。

  

  “支书,这几年村里变化大家有目共睹,路宽了、景美了、文化活动多了,今年村里还会为大家伙办哪些实事好事呢?”“这几年国家对青年创业扶持政策有哪些?”这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让宣讲活动更有人情味。

  面对面,才能心贴心,实打实,才能入脑入心。为破解理论宣讲单向灌输多、互动参与少,内容抽象枯燥,不接地气等问题,瑞昌市“铁肩新声”宣讲队伍深入单位、学校、村居,从“会场”走到“现场”,通过“群众提问我回答”增加互动性,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把大道理讲透、把小道理讲深,进一步深化宣讲效果。通过“讲故事互动聊天”,将反诈防骗、惠民政策等宣传给群众。同时,还将党的理论政策与文艺表演相融合,借助小品、三句半、朗诵等形式,把理论“演出来”“唱出来”。

  截至目前,共开展“理论微宣讲巡讲”活动40余场,创作出《踔厉奋发 稳健前行》《传承“铁肩膀”实干勇争先》《奋进吧瑞昌》等一批鲜活接地气的宣讲作品,让基层理论宣讲立体化、生活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李寅华、李一琦、蔡平均)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