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7/04 08:43:10
来源:江西日报

探寻长征文化 感悟长征精神

字体:

  图为长征渡口。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近日,记者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探寻长征文化,感悟长征精神。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入口小广场,广场雕塑正面的主题为‘渡河出发’,体现的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的情景。”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讲解员正在向游客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近年来,于都县充分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长征学院作为开展长征红色文化研究的重要地点,依托全县18个市级以上红色名村、122处红色旧址,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相继承办了长征精神“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等活动,为长征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据统计,自长征学院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接待各类红培活动、体育赛事、会议等1900批次,接待量超94万人次,营收约6900万元。同时,于都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优势,依靠剧目展演的方式,通过《长征第一渡》的演出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变“过境游”为“过夜游”,让于都的红色旅游名片擦得更亮。

  长征历史步道(于都段)涉及244个村。全长19.34公里的祁禄山段和5.2公里的梓山山峰坝段,是红军小道的两处示范路段。1934年,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后,向西进发,成功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我的太爷爷参加过长征,在一次作战中被敌人的炮弹炸聋了右耳。奶奶经常把太爷爷的长征故事讲给我们听,我们又把他的长征故事讲给众人听,革命精神正是这样代代相传。”一位老红军的后人激动地说道。

  如今,红军小道依然保留着红军医院、登贤县苏维埃政府以及游击战战场等遗址和遗迹,行走在红军小道上,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许多人选择在这里开展红色文化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记者 杨文斌 文/图)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