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工作中,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
2023年,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投档线在江西省同类“双高”院校中排名前列,其中理工类投档线排名第四,文史类投档线排名第六。
江西这所电力学院为何这么火?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日前走访了这所学校。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校园招聘会
多措并举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出口畅”带动“入口旺”
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关心的事莫过于毕业求职了。近年来,江西电力职院以打造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创新试验区为契机,自上而下坚持就业“一把手”工程,形成院党委班子挂点院系、党员干部对接毕业班级、班级设立就业委员的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的就业工作体系,统筹做好就业工作部署安排,分级落实工作责任。
“越是临近毕业,心里越是焦虑,对前途感到迷茫。”即将毕业的2021级发电运行技术专业的孙袁伟同学最近总显得有些无措,想要做什么却不知从何下手。
班主任杨邵宁得知后,帮助他完善个人简历,不断调整他的就业预期,模拟招聘现场问答,并为他每天推送5条以上符合就业意向的招聘信息,提高应聘的概率和就业的积极性。
“有了老师的指导,我慢慢有了信心,对应聘也没那么恐慌了。后来学校举办各种招聘会,就业的机会也更多了。”最终,孙袁伟同学与广东粤电技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顺利签约。
学院有2024届毕业生3200余人,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学院访企拓岗500余家企业,提供工作岗位1.7万余个,举办校园招聘会300余场,其中大型校园招聘会四场,为毕业生搭建优质就业平台。
据了解,该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能源行业领域,其中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中一直保持很高的就业比例,国有企业占比达50%以上,央企占比达30%以上,专业与就业岗位匹配度达90%以上,困难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100%。
学院就业工作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0%以上,连续五次蝉联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荣誉称号。
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背后,是江西电力职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培协同,效率效益”办校理念的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江西电力职院学生在进行配网不停电作业实训
一端瞄准产业,一端瞄准学生,双向发力把专业搭建在产业链上
江西电力职院围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电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调整专业设置,2024年申报招生专业15个,14个专业聚焦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中的新能源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锂电和光伏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学院坚持教培多元协同理念,在硬件投入上不仅为“全省最好”,与企业共建实训实操基地校内场地61个、校外场地53个,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全过程的实训设施一应俱全。更是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吸纳2044多名国家级技能大师、赣鄱工匠等高技能专家人才进入学院兼职教师资源库,推行“校内教师讲理论,企业师傅传技能”教学培训模式,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即能胜任,实现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
思政到位,聚焦育人队伍,激发“全员育人”主体自觉
授业先修身,正身先正己。江西电力职院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干部等岗位的育人要素,将育人职能贯穿其工作始终,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育人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履行育人之责、产生育人之效。深入实施“师德正风”工程,完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师德师风督查,常态化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教学提质工程,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周末理论大课堂、学习“大思政课”等培训,开展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座谈会、红色研学、思政课实践研修活动,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实施“科研创优”工程,组织开展重大课题攻关,在科研实践中加快名师培养,2名思政教师获评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名师名课”称号。实施“发展”工程,完善教师职业发展机制,政治上关心、心理上关爱,工作上多要求,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2023年,学院1名教师入选江西省“双千人才”,1名教师入选省电力公司科技类青年托举人才,1名员工获江西省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称号,4名教师获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名教师获得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同时,学院还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等代表进校宣讲,向师生传递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师生感悟电力智慧,坚持开拓创新,坚守家国情怀。
以生为本,改善办学条件,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以前我们在室外上实训课,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热得汗流不止,一节课下来,衣服都可以拧出水。”输电2201班孔祥纪回忆说。
去年年底,江西电力职院加快实训场地改造步伐,对输配电实训场增设了遮挡顶棚,有效解决了室外实训受雨雪及严寒酷暑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实现全天候实训。
“原来的室外实训要根据天气进行调整,现在有了顶棚,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太阳不晒雨水不淋的,学生的训练环境大幅改善,学习更专注了。”正在开展着配网不停电作业实训的供用电工程学院的万新儒老师说到。
办学条件的逐年改善,是江西电力职院“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工作,为实现“同类院校中办学条件最优”这一目标,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实施“质量管理年”“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完善实训设施,扩大教培承载力,新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实训大楼,更新实训设施设备、改造田径运动场,累计投入5.9亿元,新增建筑面积超7.1万平方米。
学院还累计投入2800万元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提高了教学管理的精细度和针对性,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能通过智慧校园获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及一键式获取便捷、高效的服务,提高校园生活质量。
“为国育才、为党育人”,为社会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扛在肩上的责任。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天然的校企融合办学属性,造就了专业实训条件与生产现场的无缝对接,从“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再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在奋进中踏浪前行,不断书写职业教育“大有作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