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吉安青原区富滩镇龙塘村仁杰农场内,数百头生猪在猪圈内生长茁壮,毛色光亮,体形健硕。“每头猪在农场出栏至少需要12个月的时间。这些生猪得益于充足的生长时间和生态科技的喂养方式,肉质风味更佳,食用更安全放心,因此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农场负责人梁仁杰介绍说。
梁仁杰16岁开始与生态科技农业打交道,对微生态科技有着浓厚兴趣。梁仁杰一直希望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各种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生态链,来指导农业生产。他的目标是通过生态养殖和种植的方式,生产出绿色、有机、安全的食品。这种以生态链为指导原则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促进农产品的可持续生产,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选择。
2010年,33岁的梁仁杰回到家乡江西吉安青原,在富滩镇龙塘村,在流转的680亩土地上,投入500多万元建设了仁杰农场,成为一名乡村“猪倌”。
仁杰农场有两个独特之处:首先,农场内到处都摆放着数个半人高的大桶,里面培育着梁仁杰自己研发的益生菌;其次,猪圈里没有商业饲料,只有几大包玉米、豆粕、麦麸等粗粮。梁仁杰为猪量身定制了绿色、环保且低成本的“营养套餐”,即粗粮搭配益生菌。此外,经过益生菌发酵后的猪粪被用来种植蔬菜、瓜果等作物,不仅肥效高、长势好,还有助于改良土壤。
2022年,梁仁杰与南昌大学、井冈山大学的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生态科技农业研发团队。这个团队由3位博士负责开发益生菌培育、富硒水稻等项目。经过14年的经营,仁杰农场已经建立起了“猪吃粮、鸡吃谷、鱼吃草、稻施有机肥、菜施农家肥”的生态农业生产链。
梁仁杰表示,他们将自己的研发成果推广给种植户使用,无偿提供生态科技助农。今年,他们共同研发了“益生菌养源”食品级益生菌培养基产品,利用大米、大豆、红糖等原料生产,使益生菌原液以方便食品的方式直接服务农户。这一举措有望进一步推动生态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谢根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