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3/14 10:02:47
来源:新华网

发现江西 | 他是矿场设备的“疗伤专家”

字体:

  新华网南昌3月14日电(吴亚芬 王晓震)电铲、电动轮、牙轮钻俗称采矿“三大件”,体型庞大,身价“不菲”,一台动辄数千万元。经过长年累月的运作,这些设备会逐渐进入疲劳周期,各部位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裂纹甚至断裂现象。江铜德兴铜矿铲装工段电焊组组长黄发明,34年扎根矿区,练就一手高超的电焊技术,成为矿场大型设备的“疗伤专家”,确保设备的安全健康运转。

  黄发明(右)在进行焊接作业。新华网发

  春节假期过后,在江铜德兴铜矿铲装工段的露天维修场,黄发明正忙着和同事对几台电铲铲斗进行维修保养。“春节期间,采矿作业不停工,大家轮流值班,做好保障工作。”黄发明所在的铲装工段,除了做好日常的设备保养之外,还是一支“救火队”。无论寒冬酷暑还是白天黑夜,一旦设备在采矿场出现问题,他们就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不能耽误生产进度。

  黄发明在检查设备。新华网 王晓震摄

  矿场设备虽然体形庞大,但是对焊接的技术和细节要求极高。每当有“急、难、险、重、新”的焊接任务,黄发明都冲在前面,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临危受命。2010年4月,德铜大山选矿厂运行近20年的7号球磨机突发筒体裂纹故障。停机就是停产。关键时刻,黄发明前往查看故障,分析原因,给出了一套维修方案。一改原有拆装大齿圈耗时、耗力、耗材的惯例,开创了现场成果修复大型球磨机大范围裂纹的先例,加快了焊接速度,保证了焊接质量,减少停产损失四千多万元。厂方专家赶到后,对黄发明的方案连连称赞。

  黄发明在检查设备。新华网发

  炉火纯青的电焊技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年来不断地实践、积累和学习。“我一直记得刚到德兴铜矿工作的那天,闹了不少笑话。”黄发明笑着说。工作的第一天,他就“出了丑”:师傅让他割铁板,但是割枪打不开;师傅让他开电焊机,结果弄错了方向,把手都被掰断了……彼时的黄发明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电焊技术。这以后,他不放过任何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上班时勤学苦练,下班后找来各种专业书籍认真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黄发明在一次技术比武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晋升为电焊技师。2007年,他又斩获江铜奥林匹克焊工(技师组)比赛第一名,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

  黄发明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在一起研讨。新华网发

  都说电焊工是个苦差事,但黄发明一干就是34年。“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将它做到极致。”带着这份初心,黄发明逐渐成长为出色的“疗伤专家”。面对三四层楼高的矿场设备,他手握焊枪,施展出“绣花功夫”,以精湛的技艺修复隐患,做到“手到病除”。在黄发明和工段同事们的努力下,德兴铜矿的各类采矿设备的开动率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黄发明(右)和同事在矿场对设备进行检查。新华网 王晓震摄

  为更好地发挥带头人作用,2017年,黄发明牵头成立“黄发明创新工作室”,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和心得倾囊相授,培养出了一批专家型技术工人,突破了多项技术难关,8项实用型专利获国家授权。“干得越多,发现要学得更多。聚焦新工艺新技术,我和工作室的成员们组成课题攻关小组,不断摸索学习,争取每年都能取得新突破。”手握焊枪34年,在技艺的极致追求上,黄发明从未止步。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