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3 12/21 16:18:51
来源:景德镇珠山区

打造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 新时代珠山画卷正徐徐展开

字体:

  珠山区作为景德镇市的中心城区,有千年陶瓷历史的御窑厂、百年工业遗存的陶溪川、陶瓷历史文脉发源地的陶源谷,吸引着无数海内外陶瓷爱好者漂洋过海来此。

  为了让这些“景漂”留下来,近年来,珠山区乘着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东风”,打造“景漂”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新模式,持续放大“景漂”效应。如今,6万余名“景漂”成为了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城市发展、产业兴盛的中流砥柱,新时代“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政策扶持上“靶向发力”

  “原本以为还需来回跑动多次才能完成办理,没想到只需一个窗口,一次办结,真的是太方便了!”前不久,李女士来到珠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人才落户业务,通过“赣服通”一件事专区办理,很快就完成了办理。

  这是珠山区创新推出人才落户“一件事”集成服务的一个案例。它整合区公安分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局等3个部门的7件服务事项为“一件事”,减少了6个环节、7份材料,办理时限由7日压缩至1日,实现“一次告知一个窗口一次办结”,切实做到让“景漂·景归”人才落户“只跑一次”或“一次不跑”。

  珠山区在政策扶持上“靶向发力”,先后出台《关于鼓励支持“景漂·景归”创新创业的意见》《关于优化“洋景漂”发展环境工作方案》等长效引才育才机制,为“景漂”人才集聚提供了“零门槛”落户、子女入学优待等系列务实管用举措,让“景漂”放心安家。

  珠山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供给、自主选择、配套完善、优质服务”的原则,通过共建、自建、租赁或整合现有房源等方式,在“3+1+X”产业人才聚集地新建224套人才公寓,并在规费缴纳、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为各类人才提供优先租用和免费、低偿租用政策,极大地解决了“景漂”人才住房过渡问题,降低了创新创业的前期成本。目前,该区已有54名“景漂”在人才公寓圆了“安家梦”。

  同时,珠山区还充分依托全区丰富的基础教育资源,以《“3+1+X”产业人才发展实施办法(试行)》为框架,拓宽“景漂·景归”人员子女入学通道,按照“地域相邻、就近就便”原则,无条件安排“景漂”人才子女入学,并全面保障其他“景漂”人员子女公平入学,解决“景漂”人员的后顾之忧。去年以来,珠山区妥善安排了62名人才子女就读,解决了11432名外来创业就业人员子女就读。

  在人才培养上“增添动力”

  今年在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后,占绍林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线上提交了职称申报预约,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助其提供全链条服务,解决申报难题,最终顺利通过了各项审查,并在今年10月破格获批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我们‘景漂’能评到职称,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到的。”占绍林说,景德镇大多数“景漂”生活工作在珠山区,为服务“景漂”人才职称申报,珠山区出台了只要在当地创新创业或缴纳社保的“景漂”,参加职称评审可不受户籍限制的政策,并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职称申报相关流程、材料,畅通线上预约申报流程。

  2023年以来,珠山区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携手,共同谋划制定了《珠山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3-2030)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人才战略规划》,全面实施涵盖师徒技艺传承、创业帮扶、职称申报等4大类10余项内容的“凝聚育人力量 助力青年成长”培养计划,建设“百工百匠” 非遗传承基地,一大批“景漂”人才脱颖而出。今年以来,组织非遗师徒结对20组,引育在校“景漂”青年1000余人,38名“景漂”陶瓷艺术人才成功申报高级工艺美术师,42人被认定为市“3+1+X”产业人才,获评省“双千计划”人才、“赣鄱俊才”各1名。

  珠山区还以“景漂之家”为核心,以瓷缘境文工旅、雕塑瓷厂、陶艺街等特色产业园、孵化基地、文创街区为支点,构建“一核多点全域”的创新创业产业集群,满足不同层次“景漂”人才的创业需求。同时,建设培育跨境电商、央视网瓷、艺次元数字经济产业园,探索共享直播模式,形成覆盖抖音、小红书等“多园全网”电商矩阵,创造百亿级电商经济体量,为“景漂”轻资产创业提供了充足便利条件。

  在营商环境上“加力突破”

  “感谢珠山区委和区政府,珠山区有这么好的领导和干部,帮我们企业解决了这么多问题,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使我们可以一心一意谋发展,作为珠山区的企业,我们感觉很幸福!”弘泰陶瓷负责人为珠山区的营商环境点赞。

  弘泰陶瓷是一家从事陶瓷礼品、饰品、工艺品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属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到园区水压过低、水量过小等问题后,主动服务、积极协调,在最短时间内全部帮助企业妥善解决,为企业减少成本20余万元。

  珠山区始终把支持“景漂”人才创业发展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围绕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文化立市、工业强市、贸易兴市”三大战略,持续推进“五大改革”、“十大行动”,全面推行企业安静期、首违轻微免罚等暖心举措,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样板。

  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编制《珠山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要素保障服务水平等35个重点领域开展178项改革任务,对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进行全方位保障。今年以来,减税降费累计4.9亿元,帮助41家企业解决1.75亿元启动资金,为109个创新创业的主体发放贴息贷款7499万元,为各类人才提供减免税收、场所租金1300余万元。新增陶瓷经营主体2643户,陶瓷相关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超过亿元。

  珠山区一系列举措对各类人才产生了“虹吸效应”,如今的珠山,已成为“景漂·景归”族的“学习地、生活地、创业地、成功地”。国内外知名企业、各类创新创业的陶瓷人才不断集聚回流,丰富的人才资源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陶瓷文工旅产业在转型发展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