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莲花县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两年来,莲花县教育局多措并举,“双减”成效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课间10分钟“十分”精彩
课间10分钟,如何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积极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
琴亭镇花塘小学不断优化课间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丢沙包、踢毽子、滚铁环、丢手绢、跳房子、击鼓传花、跳皮筋等课间活动,用传统文化项目丰富孩子课间活动。刘仁堪小学为丰富学生课间生活,引导学生开展有益、有趣、有意思的课间活动:有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也有跳绳、老鹰抓小鸡、袋鼠跳等传统运动,还有单脚穿越声母表、趣味数字表等彩绘益智类游戏以及五子棋、象棋、军棋等棋类活动,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课间乐园。良坊镇红源中心小学积极落实“阳光课间”要求,以“竹”文化为主线,开展竹编手工、筷子舞、彩带舞、竹竿舞、韵律操等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每个孩子释放想象力、创造力。
课后延时服务“十分”到位
莲花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77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2300余人,学生近3万人。两年来,莲花县教育局陆续下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服务经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减”政策下学校管理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对课后服务的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进行全面规范。
全县中小学校积极制定和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基本构建“5+2”“辅导+兴趣”的课后服务课程模式。全县先后开展“聚焦‘双减’,增效提质”和“童趣‘双减’·育美育人”为主题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现场观摩交流展示活动,汇编两册经验材料供各校交流,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全县课后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建社团达1010个,参加人数达29207人,占比99.4%。家长自愿选择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总体较高,选择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家庭逐渐减少。
活动开展“十分”丰富
为扎实做好“双减”工作,推动“五育并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各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琴亭镇各小学组织开展“双减”静态、动态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各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成果和特色。琴亭镇各小学表示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荷塘乡中心小学因地制宜,积极实行“三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学科教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推行“实践分享成果,习作来源体验”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南岭中学开展“心向阳光,温暖他人,幸福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劳动教育、师生篮球联谊赛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全县学校开展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硕果累累,城厢小学篮球代表队荣获“2022-2023年度第十二届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冠军;城厢二小啦啦操队荣获“2023年江西省青少年啦啦操锦标赛”一等奖;红军小学林奕迦同学荣获“2023年第九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全国总展示活动”卓越之星称号;城厢中学贺汝逸同学荣获“2021中国·长沙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邀请赛”二等奖。
研学旅行学生“十分”开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学生11403人次到外研学,让学生感受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和优秀的历史人文,激发学生的探知兴趣和学习能力。
城厢中学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分两批共3280人到宜春明月千古情景区研学基地,开展“着古装、拜孔子、学礼仪”主题活动,教育孩子们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甘祖昌红军小学组织四年级学生334人到萍乡市安源区初心微农场基地研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感知非遗魅力”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莲花中学组织100人到井冈山研学,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校外培训规范“十分”明显
莲花县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挂图作战”,通过部门联审联批联检把好“五查四核三审”关、推行“政府、联协会议单位、培训机构”和“局长负总责、班子成员挂片、一个干部挂一所培训机构”的“两线三级”网格化管理等,形成“常态督、专项督、暗访督、长假期间重点督”的督查机制,强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两年来,由县教育局牵头组织发改、市监、公安、消防、文旅等部门,对该县校外培训机构每年进行4次以上联合执法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达130多份。通过全面开展培训机构风险隐患排查和风险防范管控,常态化开展培训机构“爆雷”“冒烟”监测,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今年对全县所有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对办学条件不达标、办学行为不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注销关停,从2022年底的29所机构减少到现阶段25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清零。所有合法合格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部纳入监管,防止机构“卷钱跑路”现象。(甘永峰 贺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