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3 11/14 09:11:51
来源:江西日报

与鄱湖飞鸟浪漫相约

字体:

  原标题:与鄱湖飞鸟浪漫相约——写在​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活动举办之际

候鸟在鄱阳湖中嬉戏。通讯员 傅建斌摄

  11月5日,艳阳高照,秋高气爽,都昌县鄱阳湖大沔池水域附近裸露的湿地草洲上,蓼子花盛开,形成粉色的花海。花海与湖水相连,候鸟在天空自由飞翔,好一幅生态大美画卷。

  这开启了一年中最好的观鸟季节。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活动于11月1日拉开大幕,至明年1月底结束。快来鄱阳湖,与蓝天、花海、湖水、候鸟来一场浪漫相约吧。

  高规格活动等你来参加

  本届观鸟季活动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共设置13项活动。国际嘉宾包括20余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或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1个国际机构的嘉宾,以及国际企业代表、国际观鸟队伍等。我省将举办中俄友城协议签订、中美青少年线上观鸟、中俄白鹤保护交流和实践等国际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参赛队伍进行观鸟比赛;邀请全球白鹤迁徙路线国家相关科研组织、社会团体,就白鹤保护经验及其他濒危物种保护成功案例进行研讨等。

  前期,我省精心筹备,成立了由25个省直部门负责人和南昌、九江、上饶3个设区市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组委会,下设9个专项工作组:新增建设永修县狮子山下、老虎口,九江市濂溪区芳兰湖湿地公园,湖口县南北港和鄱阳县鸦鹊湖5个观鸟点,使观鸟点数量达到20个;对观鸟点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举办鄱阳湖生态摄影大赛、婺源蓝冠噪鹛交流会等活动,为观鸟季活动预热。

  浓厚爱鸟护鸟氛围已形成

  以鸟为媒,相继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是我省立足湿地和鸟类等生态资源优势,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重要举措。

  2019年和2021年举办的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鹤舞鄱湖的自然美景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而且推动湿地和候鸟保护共识不断凝聚——各级党委、政府纷纷自发探索湿地和候鸟保护新机制,2019年我省将白鹤确定为“省鸟”,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全国首部针对候鸟保护管理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特别是去年,沿湖各地根据专家意见,科学施策,有效应对极端干旱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各路专家共同探讨湿地生物多样性、鸟类保护等生态话题,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省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沿湖各地科学开展观鸟点及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做好“观鸟+”文章,促进观鸟等特色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候鸟小镇”永修县吴城镇,经过三年努力,各观鸟点、游客中心、水上栈道、会展中心及酒店、湿地公园、环镇公路等项目已建设完成。小镇面貌焕然一新,2020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前三季度,该小镇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46万人次,群众纷纷吃上“观鸟饭”,走出一条生态观鸟旅游的致富路。

  不仅如此,前两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共邀请2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国际嘉宾出席,扩大了我省国际朋友圈。我省与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加快缔结友好关系;南昌市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一张国际名片;省林业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鹤类基金会、保护国际基金会合作实施鄱阳湖流域水鸟及湿地保护等项目;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俄罗斯克塔雷克国家公园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江西为全球鸟类保护作出重大贡献

  “保护候鸟等野生动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武明录表示,“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加强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位置,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公众教育,严厉打击破坏候鸟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维护鄱阳湖越冬候鸟种群及其栖息地安全,为我国乃至全球鸟类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

  武明录表示,每年来鄱阳湖停歇和越冬的鸟类达300余种、70余万只。在前两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大型生态观鸟活动,如青藏高原国际观鸟节、京津冀晋生态旅游观鸟季等。今年,江西把观鸟周升级为观鸟季,将有利于打造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爱鸟护鸟公益活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省文旅厅负责人表示,“珍禽王国”“候鸟天堂”是世界级旅游资源,鄱阳湖观鸟旅游具有国际吸引力,且观鸟旅游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正好弥补我省冬季旅游产品特色不够鲜明的短板。下一步,我省将全力做好观鸟旅游宣传推广和招商引资,努力将我省打造成国际知名、全国最佳的观鸟旅游目的地。(杨碧玉)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