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方法论,要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人大工作者在调查研究中要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讲好家常话、真心话、大白话、内行话、鼓劲话“五句话”,不断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推动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求“深”上下功夫 讲好家常话
“深”字先行,以心换心与群众讲“家常话”,务求问题了解再实一点。
南昌西湖区人大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双联”机制,明确人大代表中的区领导、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5名人大代表,每年度至少联系2次,了解代表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代表排忧解难;将区人大代表按选区编入社区网格,联系10名选民代表(庭院长、楼栋长、单元长),明确履职内容与服务保障民生、参与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反映群众诉求,实现代表履职网格化、规范化、常态化。
在求“实”上下功夫 讲好真心话
“实”字为要,实事求是让群众说“真心话”,务求情况掌握再细一点。
据了解,南昌西湖区人大通过外出考察调研,创新推出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在部分街道进行了试点。其中,南浦街道总结出的“0791”民主决策法和桃花街道总结出的“六事工作法”得到了南昌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肯定,下一步将在全区推广,实现街道议事代表会全覆盖。
在求“细”上下功夫 讲好大白话。
“细”字为基,深入分析跟群众说“大白话”,务求对策措施再准一点。
南昌西湖区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求“细”中倾听群众的呼声,讲大白话,收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确定、实施、监督等各环节,把群众主导项目选择作为重中之重,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在初选、论证阶段,突出普惠性、把握可行性、注重操作性,既有投资较大、普惠面广的重点项目,也有群众呼声高、紧贴民生需求的小项目。让人大代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深度参与项目实施,全程跟进督办落实,推动民事实事项目落实、落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在求“准”上下功夫 讲好内行话。
“准”字当靶,对症下药跟群众说“内行话”,务求统筹谋划再实一点。
南昌西湖区人大紧扣“党委所需、政府所要、人民所盼、人大所为”四个方面开展视察调研,在精准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聚焦区委中心工作落实和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保、垃圾分类、交通安全治理、医保基金监管、全域旅游、义务教育“双减”、监察司法等32项工作开展精准监督,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求“效”上下功夫 讲好鼓劲话
“效”字为本,出谋划策跟群众说“鼓劲话”,务求推动发展再好一点。
南昌西湖区人大创新推出区人大与区纪委监委对“幸福圆桌会 人民来作主”活动联合监督机制,明确每年不少于两次标准,组织引导代表积极参与“幸福圆桌会 人民来作主”主题活动,并以主题活动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为导向,瞄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联合区纪委、监委,共同探索“人大+”联合监督模式,做实“幸福圆桌会”后半篇文章,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同时,南昌西湖区人大总结、完善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四双”(“双审核”“双签字”“双建账”“双销号”)闭环工作机制,探索代表意见、建议收集、办理、反馈全过程公示的途径与办法;启动代表意见、建议第三方评估工作,对代表反映多年、重复提出以及不能办理的意见、建议,分类分批进行评估;对尚未办结的意见、建议进行跟踪监督,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落地见效,让群众放宽心、代表真满意。(刘志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