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驾马车”引领产业腾飞——探寻井冈山经开区首位产业提质升级之道
作为吉安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核心增长极,近年来,井冈山经开区聚焦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提质升级,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三驾马车”:组建吉安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建设吉安电子信息研究院,与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共建吉安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目前,井冈山经开区营收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企业达50多家,形成LED照明、触控显示、移动智能设备及终端、电子电路板、5G制造、新兴信息等六大细分领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电路板集散地和LED光源及应用制造基地。
近日,记者走进井冈山经开区,探寻其在“三驾马车”引领下的电子信息产业提质升级之道。
打造科技攻关“桥头堡”
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通信传输、LED照明、新型显示五大重点技术研发板块为核心的吉安电子信息研究院,定位于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创新技术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近年来,研究院以创新平台为抓手,联合高校、企业以及创新联合体,持续服务企业共性需求,实现平台共建、技术难点协同攻关。
2021年3月,该研究院与湖南大学王耀南院士团队合作,共建吉安市机器人智能感知与高端装备联合研发中心,目前已获得知识产权50余项,获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个。2022年10月,该研究院又与电子科技大学杨晓波教授合作,共建集成电路与通信传输联合实验室,重点围绕集成电路、通信传输、电子信息测试三大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与米田科技、协讯电子等本地企业签订合作项目20余项,成功揭榜木林森省市两级“揭榜挂帅”项目,获批省重大科技项目,2022年度对外技术合作经费达900余万元……如今,吉安电子信息研究院已成为当地电子信息产业科技攻关的“桥头堡”。
拓宽产业发展“朋友圈”
为帮助本地企业“走出去”外地企业“走进来”,充分整合吉安电子信息产业的要素资源,保持产业在省内领先的优势竞争力,2021年10月,在吉安市委、市政府谋划与推进下,依托井冈山经开区平台,由吉安市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自发建立了吉安电子信息产业联盟。联盟现有会员企业247家,下设7个细分产业链小组,成员包括华为、联想、海康威视等国内知名电子企业。
组织会员企业赴上海、深圳等地参加产品展会,协办东莞·吉安产业招商暨供应链对接大会,和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中国电子电路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在产业联盟的推动下,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不仅要向外开拓,还要打通供需对接内循环。“我们持续助力产业链上中下游对接、产供销服一体、大中小微协同发展,在联盟的牵线搭桥下,木林森与蓝微电子、南亚新材料、满坤科技等多家区内企业促成供需合作,金额达2.3亿元。”吉安电子信息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刘志军说。
一张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富的“企业拼图”,正在这里形成。
建设统一检测“度量衡”
“一直以来,我们的产品要送到广州、深圳等地检验,路程长,耗时多,费用高。等今年10月吉安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后,我们的送检距离将大大缩短,产品检测时效较之前将提升400%,预估支出可减少10%左右。”吉安满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质主管郑延兵告诉记者。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企业对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送检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破解企业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成本高、时间长难题,去年10月井冈山经开区与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签订协议,双方合作共建吉安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搭建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开发区内企业设立统一检测的“度量衡”。
根据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中心将建设“4+2”技术平台,即产品可靠性检测、环境检测、ROHS检测、电子信息产业校准4个共性检验平台和PCB板检测、显示屏板检测2个个性检测平台,为电子信息产品提供技术检测、产品认证、标准制定等公共服务。产品范围覆盖从各类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到数字电缆及电线组件、LED模组等近300项与数字电子材料及显示器件相关的标准产品。
“目前中心正在加紧施工,不久将投入使用,届时开发区内企业送检难问题将大大缓解。根据规划,中心不仅服务井冈山经开区及吉安市的企业,还将进一步辐射全省的产品检验检测业务,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加快发展添砖加瓦。”井冈山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戴志敏说。(记者 李 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