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保险+期货”模式 助力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专访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段伦平-新华网
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3 07/19 12:18:11
来源:新华财经

探索“保险+期货”模式 助力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专访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段伦平

字体:

访谈现场

  新华财经南昌7月19日电(王晶)7月18日,以“畅通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 助力‘三农’发展”为主题的2023江西生猪产业风险管理论坛在南昌召开,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段伦平在接受“新华访谈”时表示,生猪价格以及饲料价格波动对生猪养殖产业影响重大,也影响了养殖企业和农户在生产投入方面的信心。近年来,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不断探索创新“保险+期货”模式,助力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

  目前已在江西7个地市落地16个“保险+期货”项目

  主持人:一直以来,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强化农业保险服务,助力江西稳住“三农”基本盘。目前,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创新探索?

  段伦平:中国大地保险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旗下的全国性财险公司,积极履行国有企业担当,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区域特色以及保障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和服务模式创新,以实际行动落实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我们联合期货公司在井冈山市试点开展鸡饲料“保险+期货”,截至目前已成功在7个地市落地16个“保险+期货”项目,产品对象包括生猪、饲料(玉米+豆粕)、鸡蛋等江西地区主要期货农产品,累计服务中小养殖户超8000户,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及投保农户的广泛认可。

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段伦平

  生猪价格以及饲料价格波动影响企业与农户生产信心

  主持人:作为本次论坛的支持单位,您如何理解2023江西生猪产业风险管理论坛的主要意义?您认为生猪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段伦平: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主办的“畅通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 助力‘三农’发展——2023江西生猪产业风险管理论坛”,是江西首个生猪产业风险管理论坛,意义重大。江西是生猪养殖大省、生猪调出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生猪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重要的农产品,生猪产业稳定发展还直接影响民众的菜篮子。

  目前来看,生猪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养殖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养殖风险已经纳入到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内的农业保险之中,商业补充业务也相对成熟,但是价格波动风险与现货价格挂钩难度较大,影响因素较多,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近年来,受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国内猪肉市场价格浮动大,生猪价格以及饲料价格波动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了重大影响。价格波动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养殖企业和农户在生产投入方面的信心。如何为生猪养殖产业风险转移提供更多保障,为我们金融(保险)行业提出了新课题。

  “保险+期货”多种进阶模式不断出现

  主持人:2016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险+期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增“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的内容。您认为应如何更好发挥“保险+期货”金融模式在支农惠农方面的积极作用?

  段伦平:2020年,江西省财政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江西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鼓励保险机构布局省内重点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和本区域内具有当地传统优势或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积极开发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产品;鼓励保险机构与银行、融资担保、证券期货(权)等金融机构联动;发挥农业保险衍生功能作用”。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金融支持生猪产业提供了政策指引。

  经过几年的推广,“保险+期货”模式不断升级,出现“保险+期货+银行”“保险+期货+基差收购”“保险+期货+订单农业”等进阶模式。参与的期货公司、保险主体不断增多、期货品种不断丰富,养殖企业、养殖农户对“保险+期货”有了充分的认可,特别是广大中小养殖户,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湖南等临近省份已经出台了省级地方保险政策,将“生猪保险+期货”纳入财政支持范围,为生猪养殖产业风险转移提供了机制保障。

  我们相信在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的支持下,通过金融支持模式和机制的创新,会让江西养殖企业、养殖农户更加有信心,助力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做好保供稳价。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