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正是红芽芋丰收的时节,在紫溪乡紫溪村红芽芋田间,绿油油的叶片随风摇曳着身姿,长势喜人。
一早,红芽芋收购商就找上门,与黄远清谈论着芋头的预购。“今年的行情比去年更好,收购商给的价格偏低,我们还是决定自己零售,这样利润要更可观些。”黄远清解释道。“现在直播带货很火,我准备把直播间开在芋田里。今年红芽芋市场行情依然不错,预计我们的销售额将达到40余万元。”黄远清说。
出生于1989年的黄远清是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紫溪乡紫溪村人,2011年退伍后在广东做起了“包租公”,2019年返乡和儿时伙伴苏志良合伙种起了红芽芋。“回家从事红芽芋种植,一方面是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外这么多年,小小的红芽芋一直是我的乡愁,早已扎根在我的心里。”黄远清动情地说。
在黄远清孩童时期,爷爷就经常带着他在芋田里摸爬滚打,有时候还帮忙除草、浇水。每到红芽芋丰收时,就会看着一袋袋红芽芋被装上车,那是他童年记忆里最欢乐的场景。一眨眼20多年过去了,自己延续了爷爷和父亲的事业,成为了“芋”三代。
“紫溪的芋头为什么品质好,受上海、浙江、苏州等市场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紫溪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红芽芋生长,另外就是紫溪人民红芽芋的种植技术好,所以芋头品质好、产量高、耐储藏。”黄远清回来后经常向父辈们讨教种植技术,慢慢开始熟悉打眼、放种、平垅、覆膜、破膜、培土等种植流程和技术。为了提高效率,黄远清加大投入,陆续购买了多台开沟机、旋耕机等设备,现在种植的80余亩红芽芋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
“紫溪不到2万人,而像我这样规模的种植户不下100户,红芽芋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家庭主妇的‘副业’问题,只要勤快一点,家门口就可以赚外快,人均可增收1-2万元。”近年来,黄远清的芋田里每年用工逾1000人次,积极带动着乡亲们增收致富,这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紫溪乡是“红芽芋之乡”,“铅山红芽芋”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县红芽芋年产值达6.88亿元。近年来,紫溪乡一直致力于发展壮大红芽芋产业,在“小芋头,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战略之下,乡党委政府号召更多的乡土人才加入到推动红芽芋产业振兴的行列中来。黄远清凭借着退役军人身上那股子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劲头,努力研究并改善种植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推开了创业致富的大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农人”和紫溪新一代种植红芽芋中的佼佼者。
如今,黄远清在紫溪村任支委委员,他说:“接下来,我们计划流转更多的田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此外,充分发挥好支部引领发展的作用,召集有经验的种植户,通过组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开设培训班分享种植经验,拓宽销售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家乡的产业振兴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返乡青年需要适宜的产业作为创业投资方向,乡村振兴需要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凤还巢”青年人才,返乡青年黄远清与紫溪红芽芋就好像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相“芋”。(邓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