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运浪: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新华网
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3 07/13 16:23:07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熊运浪: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萍乡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矛盾风险挑战多。我们将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到“三个着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等各类重大风险,筑牢转型发展、安全发展的坚固防线,全力推动萍乡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切实增强发展保障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我们将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坚持“四个紧扣”,持续抓好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一是紧扣抓实“三包”监管,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全面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建立健全县区领导干部包“片”,行业管理部门干部包“线”,乡(镇、街)干部包“点”的安全生产“三包”监管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监管分区负责、分线监管、分点防范,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全面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企业全员参与、社会支持监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二是紧扣重点行业领域,织牢织密防控网络。萍乡高危行业点多、面广、门类全,我们将聚焦烟花爆竹、矿山、住建、危化品和工贸五大高危重点行业,抓牢抓实安全防控。烟花爆竹方面,以上栗县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为抓手,推动其他县区烟花爆竹企业合法有序退出,强化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等全流程安全监管。矿山方面,严格实施“一矿一策”治理整顿,对各类矿山逐一检查,重大隐患不整改的要坚决停产。危化品方面,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杜绝爆炸、燃烧等事故。住建方面,持续开展自建房、老旧房屋、城市燃气管道老化、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贸方面,深入开展工贸重大隐患“百日清零行动”,全面推进生产、仓储、经营“三合一”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时,全面整合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地震地质、森林防灭火、消防、灾情管理等议事协调机构和救援力量,着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三是紧扣全面排查整治,从严从细消除隐患。我们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大检查、“打非治违”等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按照安全隐患、打非治违问题程度的大小启动黄色、橙色、红色“三色”预警,强化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发现的隐患,立行立改、销号管理,切实改彻底、改到位。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推广“智慧应急”装备,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全市煤矿、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均完成三级或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化建设。四是紧扣落实运行机制,有力有序推进长效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我们将抓实安全生产“警醒日”制度、协同联动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事故提级调查制度和挂牌督办等机制的运行,推动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警醒日”制度,着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充分发挥协同联动机制的作用,不断完善“减灾委+专委会”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综合应急指挥平台的作用,整合视频会议、安全生产监管“单兵执法”、隐患排查整治及防汛、防火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及决策辅助五大功能,确保遇有突发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第一时间指挥救援、科学快速处置。对影响较大、性质严重的安全事故予以提级督办或者提级调查,督促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以事故促警示、促整改。通过以上举措,努力实现事故总量、事故伤亡人数、工矿商贸从业十万人事故死亡率、亿元GDP事故死亡率、百公里道路交通运输事故死亡率“五下降”的目标。

  二、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切实增强发展支撑力。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活,则经济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将以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眼光抓好经济和金融安全问题,着力化解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产业链供应链、经济运行等领域的风险,推动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一是金融服务再增效,大力激发经济活力。我们将加强完善政企银协调机制和对接合作平台,紧盯“4+2”新动能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金融扶持力度,力争存贷款持续健康增长,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好百亿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全力招大引强,推动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开展获得信贷对标提升三项行动,大力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效能,助力项目快速推进。努力争取更多新增债券额度,为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提供保障。二是金融风险再防范,全力筑牢安全底线。我们将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重点推进金融风险处置精准化。依法依规处置房地产、养老服务、第三方财富管理和地方金融等重点领域非法集资,推进网贷存量风险出清,加大对不良贷款风险的监测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良率不超过5%的监管红线。做实房地产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健全稳定房地产市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完善金融诉讼案件快速处置机制,推动地方法人银行风险化解,及时有力应对村镇银行集中取款风险。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做好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监管,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将政府债务率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三是金融方式再创新,奋力破解要素制约难题。融资难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我们将着力完善“纾困园区贷”的专项融资制度,持续探索“征信+担保+银行”模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途径。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扩大信贷、首贷、中长期贷款、无还本续贷等业务规模,力戒出现行业性“釜底抽薪”。加快“惠企通”建设,完善惠企资金兑现“直通车”,确保各项政策快速直达。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科贷通”等金融产品对鼓励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接续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促进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转型金融、数字金融等业态创新发展。四是金融生态再优化,努力营造良好环境。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切实防范金融信用风险,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提升信用监管效能,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加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重点监管事项清单,清单之外全面实行涉企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市场准入“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推进“数字政府+营商环境”建设,加快实施政务服务提速增效“六减一优化”行动,不断提高服务质效,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政务环境。

  三、着力防范化解和谐稳定风险,切实增强社会治理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萍乡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是突出抓好社会安全稳定。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我们将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良好格局。我们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建立动态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机制,深入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无盲区的排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早稳控。努力打造基层矛调中心、综治中心、接访中心等“三位一体”综合调处平台,完善多元联动化解纠纷机制,坚持“早、快、稳、准”处置原则,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切实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解决在小,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突出抓好保障改善民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加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力度,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2.2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扩面、社保基金管理、社保经办服务等提升行动,确保法定人群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适当提高特殊群体补贴水平,实现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全覆盖,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民生服务”,打造数字社会“萍惠民”品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全市人民。三是突出抓好社会治理创新。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我们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我们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不断提高城市的治理水平。着力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实施“党建+社会治理”工程和“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化法治萍乡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两化”建设,引导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扎实推进平安萍乡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熊运浪

  (作者系萍乡市人民政府市长)

【纠错】 【责任编辑:唐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