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新华网

关注头条江西
图集
8月12日,傍晚时分,暑气渐消,汩汩清水顺着新修的灌溉渠道流进了樟树市店下镇店下居委会新村组的片片稻田里,田里的禾苗翠绿、结实,青黄相间的稻穗饱满、低垂,晚风吹过,禾苗随风摆动,送来丰收的味道。
“自从喝上新渠的水,这水稻一天一个模样,长势喜人,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新村组的农户黄俊一边在田里清除杂草,一边开心地说道。
黄俊说的这个新渠其实不是新建的。店下居委会新村、赤岗、檀溪等几个村组的农田里只有1条老渠,还是群众自发修筑的泥土渠,长500米左右。因为是泥土渠,水量小不说,而且容易堵塞,村里年年都要请人清理。店下镇是山区丘陵地貌,渠道和路面最深处有3米多的落差,村民进行清理作业时,不仅要防止跌落滑倒,还要忍受蚊虫叮咬,清理工作危险又困难,群众叫苦不迭。今年年初,水渠必经的一处涵管又出现了塌方,彻底堵住了附近村组800余亩农田的灌溉路。
“不能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村支部书记邹建军召集村干部商议解决办法,并向镇领导汇报了此事,镇、村干部积极与上级部门单位对接,帮助群众解决灌溉难题,把“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
考虑到几个村组移民数量较多,镇里最终申请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项目批复后,镇里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对原有渠道进行清淤、开挖、安装U型槽、涵管等,并安排村干部、村民代表义务监工。最终在5月份一季晚稻栽种前完工,一条长500米左右的崭新渠道在田间穿过,农户再也不用为灌溉问题而发愁。(记者 蔡颖辉)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本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