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师傅,今后仍然要坚持清淡饮食,同时做好创口清洗,定期复查。”朱明作叮嘱道。10月29日,于都县仙下乡龙溪村乡村医生朱明作再一次来到村民方水福家中开展术后随访、康复指导。
“这几年幸好有他跑前跑后,大病小病全靠他。有了朱医生在山里,我们就安心了。”回首这么多年来的看病就医,方水福的妻子刘三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自大学毕业后,朱明作就一直留在深山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也守护着救死扶伤、振兴家乡的不变初心。
龙溪村,地处偏僻,距离圩镇近20公里。绝大多数村民生活在600米至800米高的山腰之中。
2005年,朱明作大学毕业,学医的他发现村里没有正规的乡村医生。不少留守老人、小孩生病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甚至小病积成大病,最终酿下悲剧。朱明作对此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决心留在家乡当一名乡村医生。朱明作养成坚持做医疗笔记的习惯,理论实践相结合,很快成长为山村里“一专多能”的全科医生。在儿科、老年性疾病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颇有心得建树。不少周边的兴国县居民也慕名前来求医问药。十多年来,面对村民们的召唤,朱明作总是随叫随到,无论晨昏寒暑。为此,村民亲切地称朱明作为“深山里的‘120’”。
朱明作还动员外出务工的妻子刘冬香返乡到赣州卫校脱产学习农村医学并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渐渐成为朱明作的好帮手。
2017年开始,根据县乡健康扶贫工程的统一部署,朱明作成为了村里的一名家庭医生。对77户因病致贫贫困户,朱明作根据不同病种病症,建档立卡。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分门别类开展慢性病随访、残疾康复和就医指导。对个别病情稍重的签约户,朱明作主动缩短随访周期,每隔三五天或一两个星期,就要上门走访一次。“否则心里不踏实,睡不安稳。”朱明作说。
“全村2600多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8家、贫困人口753人、因病因残致贫贫困户77户、慢性病患者168人。”对此,朱明作如数家珍。5年来,朱明作随访出诊总里程超过5万公里。记者 邹晓华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